臉書曾和知名的廣告封鎖工具AdBlock大打廣告攻防戰。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

網站與網路用戶之間的廣告攻防大戰正在悄悄展開,為了閃避擾人的廣告,有愈來愈多網友在瀏覽器上安裝了可過濾或封鎖廣告(Ad Blocker)的機制,而一份來自愛荷華大學與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聯手進行的分析則發現,在Alexa全球網站流量排行榜上的前一萬大網站中有高達30.5%部署了反廣告封鎖機制(Anti-Adblockers)。

網路用戶習慣使用免費的網路服務,但這些免費網路服務卻是靠廣告收入來支撐營運,隨著愈來愈多的網路用戶安裝廣告封鎖機制,削弱了網站的營收來源,也讓仰賴廣告的網站不得不祭出因應對策,而反廣告封鎖機制即是其中之一。

反廣告封鎖機制主要的作用在於偵測網站廣告是否有正常呈現來判斷造訪者是否安裝了廣告封鎖機制,若有,則會跳出一個視窗,要求使用者關閉廣告封鎖機制才能存取內容,或者是要求使用者付費訂閱或捐錢,也有些反廣告封鎖機制會直接將使用者導向另一個可呈現廣告的頁面。總之,就是一個廣告封鎖與反封鎖機制之間的技術攻防戰。

根據PageFair在2016年的調查,全球有11%的網路人口封鎖了網站上的廣告,而上述最新研究報告則指出,在全球流量最大的前一萬個網站中,就有高達30.5%採用反廣告封鎖機制,若是把範圍縮小到前一千大網站,部署反廣告封鎖機制的網站比例則是38.2%。

臉書(Facebook)與廣告封鎖工具AdBlock曾在2016年將雙方的攻防戰搬上檯面,臉書透過變更廣告設計格式來繞過AdBlock的封鎖線,AdBlock則藉由更新程式碼再度封鎖臉書廣告。

至於Google則更傾向於廣告自律的作法,將基於「更佳廣告聯盟」(Coalition for Better Ads)所公布的《更佳廣告標準》(Better Ads Standards),直接於Chrome瀏覽器中封鎖令人討厭的廣告格式,並放行較不擾人的廣告,預計於明年2月15日正式實施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