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洪政偉
說到維基百科,幾乎無人不曉。在這數位化的時代,不論是為了做報告查資料、還是純粹消磨時間查看新詞條,維基百科可說是大眾首選。根據Alexa網站流量排名,今年17歲的維基百科,名列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第5名,此外,這個線上知識庫也擁有291個語言版本,其中10幾個版本更超過100萬篇條目。
儘管擁有傲人成績,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並不因此自滿,也不打算就此打住。他在7月19日的數位創新論壇中表示,很多人好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他說,在談未來藍圖時,應該要先知道「自己如何走到現在這一步」。想知道未來方向,就必須了解過去。
莫忘來時路
談到過去經歷,Jimmy Wales坦言自己與失敗並不陌生,甚至很擅長失敗。他說,在創立維基百科前,自己在芝加哥當金融操盤手、負責期貨和選擇權交易,但滿腦都是與網路相關的新點子,也看見網路商機,向當地餐廳老闆建議、將菜單放到網路上行銷,但也因為對方不了解網路而告吹。後來在1996年時,Jimmy Wales又有另一個點子,和兩位夥伴建立一個男性成人搜尋引擎Bomis,想藉由吸引流量來獲益,但Bomis並不成功。
雖然如此,Bomis還是給Jimmy Wales帶來一些收益,也讓他有足夠的資金於1999年成立Nupedia(網路版百科全書計畫),也就是維基百科的前身。不過,雖然當時有專家協助編寫,但每一個詞條需經過7關審核才能發布,所以過程緩慢也耗時,Nupedia第一年才新增21篇詞條。
後來,Jimmy Wales與友人利用維基(Wiki)技術,也就是一項允許多人同時編輯一個文本的技術,成立了維基百科。光是成立第一個月,就新增了200篇詞條,而成立的第一年,新增的詞條總數更達到1萬8千篇。根據Alexa今年的網路流量排名,維基百科列居全球第5。Jimmy Wales笑說,經過多年的失敗,這一次終於成功了。
話鋒一轉,Jimmy Wales表示,維基百科不會就此打住。他說,加強維基百科在開發中國家的成長、以這些地區的語言新增更多詞條,是維基百科的目標。雖然「一般大眾不會去注意這些事,因為他們說的是主流語言」,但他認為知識的傳播很重要,並舉例維基百科在印度語言區已有大幅成長,在一些非洲語言地區也是,「我們的使命是向地球所有人提供免費的百科全書。」
以WikiTribune打擊假新聞
除了這項目標,Jimmy Wales還有另一個理想,也就是要阻止假新聞肆虐。因此,他在去年4月時成立群眾協作新聞平臺WikiTribune(維基論壇報),集結群眾智慧,並以「基於證據的新聞」(Evidence-based journalism)為座右銘。WikiTribune與維基百科的運作模式雷同,仰賴群眾之力,讓外部志願者和專業記者一起寫新聞。專業記者每周早晨會舉行討論會、列出當周所要探討的新聞議題,而讀者社群也會受邀參與討論,確認議題。
在撰寫新聞的同時,為確保公開透明,WikiTribune也要求記者提供採訪錄影和逐字稿等,讓社群能夠瞭解實情,根據事實提出質疑、再深入查證,也因此能降低偏見言論,維持新聞中立性。而編輯的每一個過程,也會清楚記錄,不論是事實修正還是句法修改,在WikiTribune內建的搜尋系統都找得到修改歷史。
至於WikiTribune的商業模式,Jimmy Wales說,為保障新聞和閱讀品質,WikiTribune不刊登任何廣告。他表示,雖然廣告收益對媒體來說很重要,但不能當作唯一的商業模式。「如果這麼做,會造成很多問題」他說道。
他也曾提到,過去網路不發達時,人們花錢買報紙、買新聞,質量有一定水準。但現在網路發達,人們期待免費讀新聞,而面對更多媒體不斷冒出,許多新聞媒體選擇以廣告作為獲益來源,但Jimmy Wales認為廣告會干擾閱讀、讓讀者分心,甚至影響新聞品質。因此他決定屏除廣告,讓新聞完全以讀者為中心。
WikiTribune目前才滿1歲又3個月,擁有11、12個專業記者,註冊用戶達數千名,活躍的社群編輯則有2千多名。Jimmy Wales說,WikiTribune雖然還是先導計畫(Pilot Project),但他們也不斷改進,最近一項調整讓WikiTribune更符合以社群為中心的宗旨,讓群眾更容易參與,文章編輯人數也跟著提升。「還有很多要學習,(WikiTribune)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我對現況很滿意。」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2024-12-24
2024-12-22
2024-08-14
2024-12-20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