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美國CMU大學機器人實驗室團隊將一輛雪佛蘭箱型車,改造出全球第一臺自駕車雛型NavLab1,而且最快開到時速20英里,這也揭開了現代無人車時代的序幕。接下來每幾年,不時就會有來自學術圈新改裝的自駕車亮相,越來越多車廠也開始投入自駕車的研究。
不過,當年的自駕車,得要用貨車才裝得下好幾臺大型電腦,處理所需環境偵測與衛星GPS訊號接收,而且僅能短程行駛,自駕距離都不長。
直到1995年,同樣是來自CMU大學兩名機器人研究員,駕駛一輛龐蒂客休旅自駕車,總共用了9天完成了橫越美國東西岸2,850英里的創舉,一路從匹茲堡開到南加州,刷新自駕車行駛最遠記錄。這次自駕長征,也讓自駕車開始嶄露頭角,逐漸受到各界關注。
不過,自駕車進展真正較為人所熟知,則要非2004年DARPA無人車挑戰賽(DARPA Grand Challenge)莫屬,這是史上第一場自駕車賽事,比的是看誰能在惡劣沙漠地形跑完全程,就能贏得百萬美元獎金,藉此吸引各路好手參賽。但是第一年比賽慘淡收場,沒有任何一支隊伍能撐到終點,直到隔年比賽,共有5 支車隊跑完全程,最後由史丹佛大學拿下該屆冠軍。總共辦了三屆比賽,才在2007年畫下句點。
儘管全自動的自駕車還在發展初期,但以輔助駕駛為主的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產品則從2007年開始快速崛起,以色列一家ADAS廠商Mobileye,更在同年將ADAS功能帶進大眾汽車市場,先搭載在Volvo、寶馬等高階車款上,能提供車道偏移、防撞等不同預警功能。
反觀,這段期間,自駕車仍停留研究實驗階段,無法有更進一步突破。直到2009年,Google加入自駕車競爭,再次打破全自動自駕車的發展瓶頸。
當其他車廠都仍在開發ADAS功能時,Google改裝的Toyota Prius自駕車,已經提前展開了長達10萬英里無人車遠征測試,並在接下來幾年內不斷在道路上行駛,累積巨量道路數據,來進行訓練學習,讓自駕車可以開得更好,因應各種緊急突發狀況,甚至,Google在2014年就發表了第一輛採用無方向盤、無煞車、無油門設計的無人車雛型。
Google採用了和傳統車廠截然不同作法,才讓自駕車技術短短幾年內獲得大躍進,因此而迅速竄紅。緊跟在後,電動車廠Tesla也跟隨Google的腳步,同年宣布替新款Model S電動車加入半自動駕駛模式,正式將自駕功能帶進電動車市場。
在自駕車科技成為全球當紅炸子雞之後,感受前所未有威脅的傳統車廠也察覺不妙,跟著轉變策略,開始全面擁抱自動駕駛。自駕車產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論是車廠、汽車零件商、網路公司或新創,紛紛投入自動駕駛領域,甚至將它視為是新世代汽車技術能力展現,其中又以汽車廠德爾福2015年改裝的Audi SQ5自駕車為代表,僅花了9天就完成橫跨美東西岸3,500英里距離,創下新記錄。
不僅如此,美國自駕車新創Comma.ai於2016年更決定將自動駕駛軟體開源,讓即使非高階車款的市售車,現在也能夠通過在車上安裝這套軟體,來取得半自駕功能,而且改裝費不用千美元就搞定。
自駕車風潮席捲全球,這兩年熱潮也從國外吹向臺灣,不只有臺灣業者引進國外自駕車來測試,甚至於今年4月,臺灣國產第一輛無人小巴正式在桃園農博試營運,並開放民眾接駁,總共40天跑完666趟,載客量超過4千人次。這是民間自駕車首次試運行,也是臺灣自駕車史的重要一步。
自駕車發展歷程
1986年 CMU大學Navlab實驗室完成全球第一輛自動駕駛原型車Navlab1
1995年 兩名CMU大學機器人研究員以改裝龐蒂客休旅自駕車,橫跨美國東西岸2,850英里
2005年 史丹佛大學車隊以Stanley自駕車橫越沙漠,贏得第二屆DARPA無人車挑戰賽冠軍
2007年 以色列ADAS廠商Mobileye推出先進駕駛輔助安全功能,將ADAS帶進大眾汽車市場
2010年 Google X實驗室Toyota Prius自駕車,完成在一般道路行駛10萬英里的階段目標
2014年10月 特斯拉新款Model S電動車,正式搭載AutoPilot半自動駕駛功能
2014年12月 Google首輛底層完全採用無人駕駛設計的無人車亮相
2015年 汽車製造商Delphi以改裝Audi Q5休旅車,完成美東西岸3,500英里的自駕遠征
2016年 美自駕車新創Comma.ai開源自駕車軟體OpenPilot,讓非高階車款具備半自駕功能
2018年4月 臺灣國產首輛自駕小巴正式在桃園農博試營運,40天載客666趟
圖片來源:CMU、Todd Jochem、Google、Tesla、Delphi、史丹佛大學、沈大維;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18年9月。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3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