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公司愛迪西(IDC)今日(4/30)在台舉辦「全球資訊及通訊產業年度研討會」。IDC指出,今年亞太區IT成長速度趨緩,自去年的16.4%下滑到今年的8.4%,而位處亞太區IT機會最多的中國、澳洲、韓國、印度與台灣五國當中,以中國的成長最為快速,今年可望搶下日本以外38%的亞太市場,IT的投資主力來自於金融、通訊與交通等三大焦點。亞太區今年成長趨緩,市場規模1934億美元

根據IDC統計,去年包括日本的亞太IT市場規模為1785億美元,日本佔有63%比重,成長率為16.4%,不過今年亞太市場成長趨緩,僅有8.4%的成長幅度,預估市場規模達1934億美元,在比重方面也有所調整,日本與其他亞太各國的比重調整為6比4的態勢。

隨著北美市場的成長不佳,亞太區的IT發展更顯得格外重要與明顯。IDC亞太區總經理Piyush Singh提出數字例證;在全球投下1兆美元的IT建置經費中,亞太區便達700億,約佔7%比重;全球網路商務6000億美元,亞太區便達390億,約佔6.5%的比重。

Piyush Singh指出,撇開日本的亞太區市場成長相當可觀,自2000年到2005年,每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7%,成長率分別為大中國區21.2%、紐澳9.7%、韓國13%、東南亞國協16.3%以及印度的27.4%,IT發展以PC 33.3%最高,其次則為23.9%的IT服務。
中國市佔率由35%升至38%,亞太僅次日本

今年非日本的亞太區IT市場約可達772億美元規模,較去年669億美元成長15.4%,以中國、澳洲、韓國、印度與台灣五地的發展最為快速,在772億美元的IT市場中,中國將佔有38%比重,2000年以159.23億美元佔有35%,今年預測將可達209.11億美元。

IDC大中華區總經理Fred Wong表示,中國自2000年到2005年,複合成長率將達25%,即將加入的WTO、漸被開發的中國西部、擴大電子商務應用、穩定的經濟成長及消費習慣的改變,都是促成中國不斷躍升市佔率的主因,並以金融、通訊與交通為投資重點。

在中國IT的投資方面,以金融佔有27.3%為最高,其次為電信產業,佔有22.9%,第三則是佔有11.2%的交通事業。若以IT產品或服務來看,則以PC佔有大宗,比重為62.6%,其次則分別為Data Comm的13.5%、伺服器的12.7%、IT服務的5.9%與套裝軟體的5.4%。
上海IT發展快,三年後將超越北京領導中國

根據IDC統計,去年中國IT市場達159億美元,若以地域區分,北中國的北京佔32.1%,接近中國市場的1/3,其次分別為26.3%的上海與15.6%的廣州,Fred Wong指出,僅次於北京的上海,由於IT廠商陸續進駐,三年後可望超越北京成為中國的IT領導都市。

近一兩年來可以發現的是,台灣的IT廠商紛紛進駐上海的上江下游,而尚未開放開放前往中國生產的筆記型電腦,前五大生產廠商也全數向上海報到,連康柏電腦也結合上海昆山政府、東方首席等搶進中國的台商商機,依此看來,上海超越北京的IT發展也不無可能。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