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譽電子副總經理何志宏,是工研院語音助理團隊前任負責人,去年才剛率領工研院開發團隊進到淇譽電子,要協助這家臺灣老牌音響製造商做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產智慧喇叭。(攝影/洪政偉)

「我不敢講說,我會成功。」前工研院語音助理團隊負責人,也是現任淇譽電子副總經理何志宏,去年才剛率領工研院語音助理開發團隊進到淇譽電子,要協助這家臺灣老牌音響製造商做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產智慧喇叭,因為他說,如果臺灣現在不做,以後連一點機會也沒有,只能都用國外,甚至是中國的智慧喇叭,而沒有一個臺灣在地化的中文智慧喇叭可用。

淇譽過去是做傳統音響喇叭,但是近年來也開始要發展自有品牌的智慧喇叭,但喇叭要能聽懂中文,語音助理背後搭載的中文AI語音引擎是關鍵,淇譽自己並沒有這方面的AI軟體技術,也沒有人力和時間從頭做起,所以淇譽採取的作法,就是與工研院合作,剛好工研院有這樣的技術,也有自己的語音助理開發團隊,但獨缺硬體,也正尋求合作的機會,於是雙方決定聯手,由工研院提供自有的語音引擎技術,搭配淇譽的喇叭,聯手打造符合臺灣在地化的智慧喇叭。甚至淇譽還延攬整個語音助團隊進到這家公司,專門就是協助他們開發在地的語音助理。

這款智慧喇叭目前雖然還在開發階段,但裡面搭載的是工研院過去自行發展的中文語音助理,工研院2年前也曾公開展示這個語音助理,語意分析及語音合成皆是工研院自有技術,只有語音辨識是以Google的技術為基礎,再經過在地化語料訓練,讓它可以貼近臺灣民眾的講話習慣、使用方式。並搭配Tomato物聯網平臺串接各種生活場景應用,例如只要說中文就能請語音助理幫你發送Line訊息,或是在臉書上發文,建立Google行事曆、待辦提醒,也能遙控家中電燈開關等。

目前還在開發中的淇譽智慧喇叭,裡面搭載的是工研院過去自行發展的中文語音助理(如上圖),工研院2年前也曾公開展示這個語音助理,語意分析及語音合成皆是工研院自有技術,只有語音辨識是以Google的技術為基礎,再經過在地化語料訓練,讓它可以貼近臺灣民眾的講話習慣、使用方式。(攝影/蘇文彬)

智慧喇叭也能當作病人身體警訊偵測器

淇譽的智慧喇叭未來推出後,不只自己賣,甚至也將與中華電信合作,之後淇譽的中文語音助理,也將搭載在該公司與中華電信合推的智慧喇叭裝置上。

除了中文語音助理,淇譽電子的下一步,還計畫將臺語加進下一代的智慧喇叭。不過,何志宏也坦言,目前臺灣很缺少臺語的語料,資料量不夠多,這也增加開發團隊在語言模型訓練上的困難度。這也是臺灣想要發展臺語智慧喇叭的挑戰。

此外,何志宏也看好特定領域用的中文語音助理,他認為,語音是下一個UI/UX介面,因為不同產業,使用的中文詞彙有很大的差異,未來每個產業都需要發展自己一套中文語音引擎, 而淇譽決定先從醫療產業著手。

何志宏透露,目前正在開發一個能辨識病人痰音的語音辨識服務,現在也跟工研院生醫所合作,從醫院蒐集病人咳嗽發出的痰音當作訓練資料,讓AI學習辨識,未來還要把這項功能放進自己的智慧喇叭中,這也意謂著,以後這臺智慧喇叭不只能聽懂中文,甚至還能聽病人咳嗽身體發出的聲音,就能根據他咳嗽發出的痰音輕重程度,判斷該做什麼處置,例如當辨識出的痰音很重,代表就要馬上通知護理人員幫患者抽痰或清痰等。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辨識方式,能夠跨越語言隔閡,以後所有聲控裝置都能用,不分你是用什麼語言。」他說。

因為Google Home和亞馬遜Echo掀起的智慧喇叭風潮,讓智慧喇叭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了美國家庭生活的基本配備,但何志宏表示,目前這件事,在臺灣還沒發生,就代表臺灣還有機會,「現在進場還不算太晚,」如果臺灣最後真的成功做出一個所有人都能用的智慧喇叭,也可以將這次成功模式複製輸出到其他國家,比如東南亞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