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純網銀團隊中,一切從零開始的將來銀行,是最像科技新創公司的一家。

第二次踏入將來銀行位於信義路上的籌備處,一如上次到訪,映入眼簾的,就是普通到不行的辦公室,幾張桌椅一排排簡單地安置著,就連8月1日將來銀行舉辦的首場媒體見面會中,那片一次性活動背板,居然捨不得當天丟棄,還是搬回了臨時辦公室立在一隅。

這裡沒有獨立隔間的高層主管辦公室,只有開放式的辦公桌,僅有的兩間會議室,每天熱切討論的都是將來銀行滿滿的雄心壯志。即將顛覆傳統金融思維的將來銀行,就是在這,開啟他們的故事。

「我們是一家,要遵守金管會規定,拿著銀行執照的新創公司。」這是將來銀行靈魂人物劉奕成(圈內人習慣暱稱他為IC),對將來銀行的定位。

目前劉奕成的角色,是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未來待成立公司後,將轉為董事,負責與董事會居中協調。

劉奕成身上擁有非常特殊的領袖魅力,他要把對金融、科技、生活的品味,以及他在這圈子累積下來的種種感受,揉合成將來銀行的個性與文化,讓年輕人們,透過實際接觸與感受人文氣息,培養從生活中尋求創新的習慣,這是他最想傳達給下一代的重要理念。

在美國科技巨擘中,最常受到推崇的企業是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但是,劉奕成最想效法的對象並不在其中,「將來銀行要成為金融業裡的LinkedIn。」他說。

他解釋,人們已經有了許多社交媒體,為什麼還是需要LinkedIn?最大差異是,因為它是專注在工作領域的社交媒體,人們需要人力資源或找工作時,第一個想到的動作,就是打開LinkedIn搜尋。這就是將來銀行的模範,成為以金融業為主的社交平臺。

金融社交平臺提供服務的作法,和傳統金融業不一樣。舉例來說,傳統銀行轉帳時,以帳戶為主,但將來銀行要設法以人為主來提供服務,這就是劉奕成所謂的「社交平臺要記住人」。

更進一步擴大來看,劉奕成將消費者金融服務分為四圈,家人是第一圈,朋友與同事則屬第二圈,消費者在電商C2C或B2C交易則是列到了第三圈,第四圈則是對消費者全然陌生的領域。

將來銀行將以此來發展社會場域的服務,將金融服務,融入各種人際關係中,透過社交平臺的訊息流來引發金流。「目標是讓消費者,將我們視為一家金融業的社交媒體。」劉奕成說。

未來目標客戶就是金融小白,瞄準金融服務未被滿足的缺口

將來銀行未來鎖定的目標客戶,就是金融小白。所謂的小白,就是在金融服務沒有獲得完全滿足的人,或是有金融需求但開戶條件不符的人,甚至可以是現有銀行沒有觸及而資訊空白的客戶。

「無意改變其他人,更不覺得要在傳統市場與傳統銀行競爭,而是想在全新市場中,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劉奕成坦言。

大學生是一個新族群,他舉例,比如有位大學生想買摩托車代步,就算家人部分金援,可能還得跟銀行借款1萬元。為了還款,這位學生認真打工,可以賺到5萬元,還清貸款後剩下3、4萬元,原本是銀行的貸款客戶,就會變成他們的存款客戶,甚至他可能會有下一步的投資需求,這些都是金融科技的機會。

傳統銀行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時,可以透過理專人員深入掌握,劉奕成認為,真人理專可以真正熟悉一位客戶,看到的需求不只是短期金流,還有長期意圖,傳統銀行仍有一定程度的優勢。但,純網銀全程只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金額相對較低,也就不需要花費那麼多成本了解大客戶,兩者各有好壞。

但是,數位銀行只是傳統銀行的獲客管道之一,就難拼命一搏,而對純網銀來說,這卻是唯一的管道,就是一定要做的事。無法設立任何實體分行的純網銀,沒有其他選擇下,只能設法用AI更了解客戶,來觀察客戶的變化。

此外,劉奕成還點出一個關鍵,許多銀行都想奪下社會新鮮人出社會後,第一個選擇開戶的銀行。但他的觀點是,大學生在大學時期,就得了解理財知識,所以將來銀行計畫透過一些方式,說服年輕人得有正確的理財觀念。

將來銀行要走匯總式生態圈,也會有點數機制串連

攤開將來銀行在市場經營、顧客大數據、金融場景以及生態系的戰略。劉奕成透露,在顧客大數據上的科技能力,會有主要股東中華電信,以及其他股東支持。

而在生態圈的布局,有如樂天透過樂天超級點數壯大生態圈,將來銀行也表示,在點數機制上不會缺席,而且,將來銀行不會只顧著既有的生態圈,還會有電商的生態圈,目標是打造出匯總式的支付、生態圈。

而股東如中華電信和全聯實業也有各自的角色,劉奕成舉例,中華電信在線上的部分會有一些合作引薦,全聯在實體通路,則會有行銷策略的布局,以達到虛實整合。

將來銀行要塑造的新文化,讓年輕人發聲保持創新動能

「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而在建立團隊的文化中,劉奕成認為,他也不過是其中的一位成員而已。

他會這麼說,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將來銀行的許多決策,其實是讓年輕員工投票決定,像是他們未來的Logo設計,甚至是新辦公室的地點。

將來銀行內部在選擇Logo設計師,甚至是配色時,會先由年輕人投票決定後,再由其他關鍵幹部投票。劉奕成不會參與投票,他的責任是,把所有人最後選擇的結果,帶去說服籌委會,也就是未來的董事會接受這Logo。

不過,劉奕成坦言,勝出的Logo不見得是他最喜歡的一款,但,「我們也必須忘記,我不代表這個市場。」

而讓年輕人投票決策的作法,其中一個關鍵點,也是將來銀行想要更了解這群金融小白,透過這群年輕人的審美觀、價值觀,或許更能組織起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對金融服務的真正想像。

劉奕成認為,許多創意都是出自年輕人的腦袋,所以,得讓團隊保持靈活的創新能力。他的作法是,組織中從基層開始的所有意見,都不該被抹煞,不管是創意想法,甚至是管理方法,要讓年輕人願意維持溝通,才能讓創新能力持續下去。

世代傳承意味濃厚,要給年輕人機會與舞臺

「我們要捨得交東西給第二代。」劉奕成認為,要給年輕人機會與舞臺,但,得帶領他們走過挫折,當新生代茁壯時,就能找到下一步該走的方向。臺灣的未來,得用這樣的方式產生新人才,他強調。

近期,將來銀行臉書粉絲專頁的按讚人數剛突破1萬多人。原來是劉奕成「逼」出來的。原本,將來銀行在粉絲團的行銷策略,就是在網路上進行,每個人都轉貼在自己的臉書,卻沒有帶來太大影響,因為,同事之間的同溫層太厚,朋友圈的重疊,導致了觸及人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廣。

為了讓這群年輕人,換個方法做事,劉奕成定下2天內,要從原先6,100個按讚人數,突破1萬人的目標。

然而,他並不是丟下目標給團隊,就坐等結果,而是開始尋求新的管道取得支持。隔壁大樓的企業員工,就是劉奕成第一個鎖定的目標,他帶著手機,走進別人家的辦公室,一個個拜託別人幫忙按讚。最後甚至走上街頭,請路人幫忙自家的粉絲專頁,按下一個讚,同時,也是請求一個來自陌生人的支持,而不再只是侷限於既有的朋友圈。

執行長都親自請人幫忙了,團隊中的年輕人,也會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作法。劉奕成說,「得偷偷帶他們走過創新這條路,」這是一種讓年輕人顛覆以直覺或習慣做事的新嘗試,也是劉奕成訓練年輕世代的方式。

 相關報導  純網銀三國時代開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