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有全台超過3/2以上的有線電視系統市場的東森、和信、太平洋聯網,目前積極洽談交叉持股或業務整合的計畫,初期將先以業務合作的方式暖身,若整合成功,對於台灣電信產業將足以構成相當競爭勢力。
東森目前僅與和信集團、太平洋聯網接觸

目前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台仍多由財團控制,東森集團大約主導了14家有線電視系統台,掌控的大約200萬個收視戶,和信集團旗下則擁有29個系統台,涵蓋收視戶達380萬,太平洋聯網則掌握了12家系統台、10個區域,涵蓋用戶達160萬戶,若三者整合,涵蓋用戶數達740萬家戶數,佔有超過3/2以上的有線電視系統,若整合成功,對於台灣電信產業將足以構成相當競爭勢力,也將影響台灣電信版圖。

東森高層指出,目前確定與和信集團、太平洋聯網兩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接觸,並持續討論中。另外,東森媒體科技與太平洋聯網的合作意願相當高,主要是考慮到有線電視系統的合作是否可創造出經濟規模,沒有經濟規模的市場是無法生存的。

對於外界不斷傳出東森在寬頻網路部分,也希望藉由東森國際網路與和信超媒體的百分百合併,東森高層指出,王令麟思考的是更大的問題,也更具有衝擊性,並不僅止於寬頻上網服務(BISP)的整合,而是有線電視系統整合的問題,這個問題更難解決。

例如三者之間的合作將由誰主導?而有線電視法中規範任一財團不得擁有超過2/3以上的股權,要如何不違反法令規範、又可達成三者合作都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東森高層也說,為了突破以上困境,所考慮的整合的方式相當多元,並不僅止於交叉持股,將會先以業務合作為開端。雷倩對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的看法

而合作對象之一的太平洋聯網執行長雷倩即曾經表示,太平洋聯網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有線電視法令問題。現在有線電視系統有足夠的技術、達78%家戶涵蓋率的網路建設,但由於有線電視法有區域性股權限制,使經營權不能集中,以避免集團壟斷,這在過去有線電視僅提供看電視的時代仍適用,但到了電信產業競爭來臨,則不適用。

雷倩又說,有線電視業者縱使擁有鋪建全省的網路,但不同業者間的網路不能互連,業者網路佈建無法達到經濟規模等因素,在在影響到其競爭力,也無法提供相關電信服務,但在法規的限制下,產業的經濟規模遭到限制,經濟規模無法擴張,就限制了提供服務的可能性。這也可視為為何太平洋聯網與東森媒體科技雙方積極洽談合作的緣故了。東森、和信兩家寬頻網路公司合併茲事體大,近期不可能定案

除了有線系統台的整合,在寬頻網路方面,東森國際網路去年即與和信集團接觸,東森說,當時和信超媒體不斷尋求投資對象,和信在創投的建議下,投資或併購東森國際網路不失為另一個好辦法,才造成今日合作的契機。

至於兩家業者的合併或股權,是否會在近期定案,東森明白表示,不可能。主要牽涉到和信超媒體設立於新加坡、東森國際網路設立於開曼群島,皆屬於境外公司,雙方如何換股、合併?對市場的效益大不大、會不會牽涉到公平交易法等的問題都在在影響著雙方合作的進度。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