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專利情報組長袁建中今天表示,全球電子商務(EC)專利仍以美國為主要專利國,日本居次,從技術開發及市場趨勢來看,EC專利將逐漸從B2C轉向B2B發展,預估2002年左右B2B專利數將高度成長,台灣廠商應儘早進行佈局。B2B專利數將高度成長
袁建中表示,美國的電子商務專利數從1996年起開始大幅度成長。1996年美國電子商務專利數不過100件出頭,1999年成長到550件左右,3年成長5倍,可見美國企業對於專利的重視程度;亞洲地區電子商務專利數較高的國家則是日本,約佔全球總數的10%,韓國則是在近一兩年內急起直追,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專利佈局相當積極。
袁建中認為,從亞洲經濟的發展特色來看,適合亞洲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包括供應鏈管理(SCM)、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等,相關的技術領域專利仍有開發的空間。而方興未艾的行動商務(M-Commerce)領域則將是另一個眾人爭奪的戰場。
根據科法中心統計,目前擁有電子商務專利的前十大皆為美、日企業,IBM擁有EC專利數最高,其次為富士通、NCR、Hitachi等;電子商務專利技術領域以「資訊系統之商業應用」類為最高,「通訊安全或保密」居次,「資訊檢索或資料庫結構」居第三位。
至於仍待發展的B2B專利方面,目前以主要從事ERP服務的i2 Tech.公司最多,IBM居次,不過兩家公司擁有專利不過17件,B2C的專利顯然更為發展,袁建中認為,在B2B已然成為電子商務營收大宗與趨勢的此時,預估2002年就可以看到B2B專利的高度發展。台商不重視專利,中國官員視為「前車之鑑」
剛從中國大陸回台的袁建中說,中國談起專利有所謂「三足鼎立」說法,指的就是中國的專利佈局較積極的前三大國家,依序分別是美國、日本及韓國。至於台灣,根據他與中國知識產權相關官員的瞭解,向來不重視專利佈局的台商,已經被中國官員視為「前車之鑑」。
袁建中表示,在這幾年與外商接觸後,中國目前已重視到專利權的問題,根據他這次去中國的訪談,中國的官員及廠商認為,以中國的市場潛力應該有能力訂定工業標準,而工業標準除了是掌握高毛利的關鍵,更是排除對手的重要謀略,中國官方已開始調查國際大廠的專利情況,以作為中國自訂工業標準的先期作業。
袁建中認為,台灣產業面臨競爭壓力,將逐漸面臨空洞化的困境,近期的時代雜誌也指出,未來五年內兩岸科技優勢將易位,在台灣產業外移勢不可擋的情況下,前進中國不以專利佈局為先,等於同時將技術輸出給中國,相對於國際大廠「專利先行」、掌握核心技術的作法,兩岸技術差距拉近後,台商將逐漸失去競爭力。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