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奇已在南中國販售,談談這個大市場如何經營?
目前上奇在亞太區共有8個據點,中國便佔有3個,短期內,據點都不會再增加,而中國有中國的市場屬性,截至目前,我們的規劃方向都是走專案路線,中國的專案、零售比將達到8比2,現已與1-2家當地的系統整合商(SI)進行合作,實際的銷售點則不到100個。
很明顯的,中國的零售不是我們的專長,比不過價格,也比不過基本功,但是應用的部份卻是上奇最大的利基,現在Handspring正在中國註冊,名稱可能定為「翰訊」,一旦中文名稱定下,上奇前進中國的腳步也會加快許多,預計最快在第三季便有明顯的中國市場佈局。上奇怎麼看待中國PDA市場的成長力道?
現在上奇在中國有北京、上海、廣州3個據點,今年第二季以來,已經在南中國開始販售Handspring產品,可以發現的是,未來10年全球的主力市場將來自中國的成長,越來越多的歐、美廠商要到中國來做生意,雖然機會大,但是門檻還是高的,接受度不但要受到考驗,另一方面,複雜度卻不見得比歐美簡單,因此,外商的中國之路,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過去我就一直認為中國市場是「機會大但是門檻高」,到現在,上奇科技對中國市場的態度還是一樣,在上奇規劃的五個區域市場中,中國是最難估計的市場,其他台灣、香港、東南亞與韓國市場,都是可以估算、可以預期的,可是中國的PDA,卻存在著許多的變數。
中國的PDA市場,在零售領域我們把恒基偉業的商務通看做競爭對手,一向在國外PDA市場爭得你死我活的Palm Inc.在中國市場完全發揮不了效用;若是垂直市場的專用領域,我們設定的競爭對手則是康柏的iPAQ,我還是老話一句,對中國市場,機會大但是門檻高。Handspring在中國比Palm Inc.更有機會嗎?
機會是有的。可是現在中國PDA最大的比重還是來自Local品牌,Handspring遲遲不敢大步進入中國的原因,在我們看來有三,第一是中國的關稅以及增值稅加總就高達34%,外商品牌在中國打不起價格戰;第二是商務通的根基深厚,比起外商品牌,他是道地的本地產品,更背負著「民族工業」的旗幟,競爭起來更為困難;第三則是全球通行的法則都行不通,現在上奇在中國可以做的,就是主打專案市場,預估比重將可高出零售市場4倍。
不過最近Palm Inc.傳出要在北京設立分公司的事,我們倒是樂見其成,如果Palm Inc.能夠在中國市場打下Palm OS的知名度,對Handspring的中國之路,同樣也是件好事,對上奇而言,我們還希望Palm Inc.可以早日進軍中國,在中國市場一起合作打開Palm OS的名氣。您認為上奇和Palm Inc.的代理商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從今年2月Palm Inc.出現2億美元的庫存來看,可以發現Palm Inc.在供需間的管理很差,不論是進入市場的初期,或是到近期的龐大庫存,都可以發現市場不是出現短缺就是過多,這跟Palm Inc.對待代理商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Palm Inc.的性格是大權一把抓,它不相信代理商所做的市場預測,和Handspring不同的是,Handspring完全授權地區性的代理商。
第二個可以發現的是,Palm Inc.對市場價格的反映能力相當呆滯。也就是說,當市場出現庫存的時候,Palm Inc.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進行降價,這並不是治本的辦法,當庫存出的時候,一再做出降價動作,只會讓產品價格「無量下跌」,產品價格永遠沒有止停回穩的一天。
當然,Palm Inc.的降價動作最直接的就是傷害到Handspring,不過上奇對Handspring來說,最重要的價值並不是在零售市場,而是垂直方式的專案市場,因此今年第二季Handspring的出貨雖然不如預期,但是亞太區仍然逆勢成長,不含韓國的四個地區市場便較第一季成長了5%,最主要的便是來自專案市場,如果再加進韓國,則可較第一季成長20%以上。
另一個跟Palm Inc.最大的不同,就是Palm Inc.的全球供貨受到地區的層層節制,等到分到台灣,可能已是第三、四層的地區,反映速度緩慢,但是上奇卻是以亞太區的代理商角色向Handspring取貨,地位與日本、美國、歐洲的代理商一樣,因此貨源可以保持充足,再加上上奇每個對未來6個月進行預測,即使有大宗專案加入,也可透過各國調貨避開缺貨。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