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電ABO的新事業中,掌門樞紐扮演什麼角色?

在ABO的規劃中,未來針對子公司的整併有兩個方向,第一是主股30-50%,成為最大的股份持有者,並且擁有主要的經營權,但ABO會採用這種方式的子公司,主要是與核心相關的子公司,掌門樞紐屬於這一環;另一種模式,則是將原本ABO所持有的股票全部賣掉,避開ABO無法經營的子公司,如此一來,ABO將更能聚焦在核心的發展上,提升競爭力。

ABO的新事業,掌門樞紐被畫在e-Service這個領域當中,由ABO的副總經理翁建仁領軍,事實上,與ABO的合作由來已久,到目前為止,大概已經有4個月的時間,我們的合作模式維持在掌門樞紐提案、ABO評估的模式,因此掌門樞紐與ABO間的運作已經有了共識。

未來ABO入股掌門樞紐成為最大的股東,運作方向上應該不致於會有所改變,只要ABO的主事者仍是總經理王振堂,那就不會與現在有所出入,估計未來3-5的時間,掌門樞紐各種運作、方向應該不會有大的改變,這樣的好處是具有彈性,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但如果真要更名,不論是併入ABO或成為其中的一個部門,掌門樞紐仍然會以PDA為核心。既然掌門樞紐的英文叫PDAHub,何時可提供各種PDA平台的服務?

掌門樞紐在2000年10月17日對外宣布成立的時候,當時董事長王振堂(現已改為宏碁科技總經理江博文)就表示,將不會把掌門樞紐設限在Palm OS的服務上,包括Win CE、Linux等平台的支援,都將陸續加入,不過以現在的狀況來看,我必須說,其他OS的支援一直放在心上,但是沒有時間表。

沒有時間表的原因是目前在華文市場上,Palm OS還不是最成熟的平台,以台灣PDA市場而言,各家廠商預測約有16萬的Palm OS使用者,我們評估其中採用掌門樞紐服務的僅有12萬人,在華文PDA市場中,Palm OS的成長空間還是有的,而且是巨大的空間,因此短期內我們還是會Focus在Palm OS的相關服務,如果宏碁集團未來在各個平台上也有著力,掌門樞紐也會配合加入運作,但在現階段,與ABO間並不排除在商業或技術上展開合作。宏電相當看重中國市場,掌門樞紐是否也會參與中國PDA經營?

2000年11月,我曾將到北京參訪,中國的技術人員其實並不缺乏,同時他們對掌門樞紐的運作模式相當有興趣,希望可以將InfoGo這樣的發送平台移植到中國經營,但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是認為「結合地緣」是重要的。首先,掌門樞紐會在台灣將技術、服務模組化,有助於日後移轉的相關事宜,之後再透過移轉、教育訓練的方式,將模式快速複製到各地。

當然,掌門樞紐也可能直接授權給ABO,由ABO主導未來的發展事宜,掌門樞紐可以避開親自經營的風險。另一方面,現在的中國市場還要看PDA設備是否成熟,才能做出是否進入的決定,初期規劃應該由技術做為前導,之再將服務機制推進中國市場;最重要的是目前掌門樞紐有很多應用、解決方案還沒有經過中文市場的驗證,穩定度還有待再三確認。重新規劃的掌門樞紐,下一步的運作計劃是什麼?

在客觀因素上,我們希望PDA的使用者可以更多、更廣,由於掌門樞紐並不是一家以硬體銷為主的廠商,基於服務的定位,市場越大對掌門樞紐越有機會,在我們看來,最少要有30萬的PDA使用者,也就是說,下半年要再成長1倍,才足以讓服務起飛。老實說,下半年PDA要成長1倍確實很難,但在我們的規畫中,單月達損益平衡將是下半年的目標。

主觀因素上,擬定了4個策略。第一是擴增產品線與服務線,目前在掌門樞紐3個網站當中,MyPalm所帶理的軟體效益是頗高的,而且維持50%以上的毛利成長;第二是擴大行銷通路,除了MyPalm在網路上的通路外,下半年也將增加實體通路與教育市場等應用,主要以資訊通路為主,囊括3C賣場、PDA專賣店、門市,同時也視情況推出光碟版應用。

第三是專案業務導向的部門切割,掌門樞紐將以利益共同體的業務,運用既有尋得的資源打團體戰,得分的機會也就提高許多;第四是客層的延伸,在現有消費者身上再細分客層,一來可以針對客層提供需要的解決方案,二則同時兼具照顧舊客戶與開發新客戶的效益。8個月以來掌門樞紐的營運狀況如何?今年目標如何?

去年原本估計今年營收可望上看7,000萬新台幣,但是今年已來景氣狀況一直無法確定,截至目前為止,目彪成率大約在7成多,接近8成,因此下半年的重點之一,就是在單月達到損益平衡,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可能要到Q4才有可能達成,9月的周年慶時,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對外宣布轉型以及3個網站的服務加值,促使第四季的營收可以表現在報表上。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