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資本密集的聯電,今日(6/22)宣示e化的初步成果,透過網路的採購訂單由過去的天數計算提升到30秒完成,為了提升聯電的e化效益,更將在下半年陸續導入SCM與CRM。
目前聯電為國際RosettaNet半導體組織的一員,台灣共有矽品、台積電、華邦、日月光5家廠商加入,聯電資訊長金慶柏表示,聯電將選定矽品共同進行RosettaNet的供應鏈運作。建立私有SCM,RosettaNet預計8月完成
金慶柏表示,台灣半導體的商務模式之所以受到全球的矚目,原因在於台灣的「群聚」效應相當明顯,也就是在台灣縱長不過300多公里的地區中,便集結全球最重要的廠商,但半導體的客戶並不單在台灣本土,而是來自全球各地,因此「全球化」的運作就更形重要。
目前建置供應鏈管理的原因,在於可以更緊密的結合上下游廠商,以訂單管理而言,聯電現階段共選定MyUMC、B2BUMC兩個機制與兩個機制服務客戶,MyUMC提供客戶下單、投單的網路機制;B2BUMC則是與上下游的內部系統連結,提供7天24小時的即時服務。
由於聯電為RosettaNet國際組織的一員,而RosettaNet又是IT、消費性產品(CE)與半導體的共同標準,聯電自然採用組織公佈的國際標準,但因目前釋出的標準僅有3D8與3D9,因此預計在7月7日公佈的成果中,將在台灣選定下游廠商矽品共同導入RosettaNet標準。串接上下游展開對話,CRM下半年啟動
另一項聯電正在積極進的,是客戶關係管理(CRM)。金慶柏認為,聯電因為客戶全是企業用戶,且聯電相當強調電子化服務(e-Service),再加上e化導入後的效益提升,因此CRM的運作成為與上下游合作廠商的主要窗口,聯電將選定需要的CRM元件,在本月底導入。
為了增進e化的效益,企業數位神經系統間的聯結相當重要。目前聯電已選定6個導入計畫,包括e-SCM、e-Support、e-Order、i-Desinger、e-Procurement與e-Payment,彼此網網相連,再加上聯電的客戶22%來自歐洲、40%來自亞洲,CRM的控管更有助全球化經營。
金慶柏引證一項數據指出,過去客戶的交易多半以紙上作業為主,導入e化成為e-Customer後,只要一部電腦就可以運作;第一次的回應時間由4天縮短為1天,解決的時間則由超過3周降低到10天以下,訂單的解決效能提升了52%以上,更有助於聯電競爭力的提升。金慶柏:景氣差,企業更可e化調整體質
對於e化,金慶柏不願對外發表聯電今年投注在IT建設的金額,原因是在景氣不佳的狀況下,半導體的景氣問題更難以預測,金慶柏指出,e化的投入往往要投注在先,如果公布投資金額,過多容易讓外界解讀為景氣不佳時的耗費,過少容易讓人誤以為e化腳步放慢。
金慶柏認為,e化是無止盡的、無終止效益的,但最重要的是企業領導人的觀念是否可以接受,為了使聯電能夠接受e化概念,因為第一代的.com與第二代的網路事業是不同的,如同IBM總裁Louis V. Gerstner所說,「第二代的網路建設將是大公司用來提升本體效益的重要工具。」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