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導體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傅錦祥今天指出,藍芽應用市場未能起飛的原因在於價格過高,價格是否有效降低?則要看製程改善及Flash價格變動等兩個因素,在體積要小、成本要低的趨勢下,藍芽模組勢必走向單晶片(Single Chip),預估整合RF、Flash、Baseband等元件的藍芽單晶片價格,可望在今年底明年初降至15美元。2004年藍芽普及打「問號」
1998年Nokia、IBM、Ericsson、Intel、Toshiba組成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全力推動藍芽科技以來,Bluetooth一直是資訊科技業最熱門的名詞之一,一般預料2000年以後將大量普及,2001年更喊出藍芽元年的口號,不過從剛結束的台灣Computex電腦展來看,藍芽顯然尚未成為無線通訊的趨勢。
傅錦祥表示,這幾年藍芽叫得很熱,但真正的應用卻很少,藍芽之所以在市場起不來的主因是由於價格仍然過高,目前一套多晶片藍芽模組價格維持10幾美元,他表示,沒有人會為了「少一條線」,而多花10幾美元買一套配備藍芽的設備。
根據In-Stat、Dataquest等單位的預估,藍芽模組至少要降到5美元以下,才可能在市場大量應用,而藍芽大量普及的時間點會在2004年左右。不過傅錦祥認為,從目前手機、通訊市場都很少聽到藍芽發展的消息來看,2004年普及的看法似乎過於樂觀,必須打上一個「大問號」。
傅錦祥認為,藍芽模組價格的降低必須仰賴通訊製程的改善,至少還要經過一個世代,從目前的0.18微米升級到0.15或0.13微米,價格才可能大幅降低,他個人認為,配合藍芽模組走向高度整合單晶片,應該在0.13微米製程時,藍芽模組的價格就可望降到5美元以下。意法半導體直接投入藍芽單晶片解決方案市場
藍芽模組的演進可分為幾個階段,1999年藍芽標準剛制訂出來,藍芽模組的主要元件RF、Baseband、Flash並未整合,屬於多晶片(Multi Chip)時期;從2000年起,為降低成本、縮小體積,主要元件走向整合,起初是Baseband與Flash整合,RF外掛,目前則將RF也整合進來,藍芽模組正式進入「單晶片」時代。
預估2002年以後,Switch、Filter等組件也將一併整合,屆時藍芽模組的成本將更為壓低,體積將更小。
傅錦祥表示,意法半導體過去僅提供設計,2000年才正式以自己的產品打入藍芽晶片市場,意法認為未來藍芽市場必然走向單晶片,因此一開始就直接跳到單晶片解決方案(Single Chip Solution)。目前意法擁有0.18微米RFCMOS及高階0.35微米BICMOS兩種製程,前者可完全整合RF元件,後者則提供低電壓RF設計,主要鎖定手機通訊市場。
目前意法推出的產品「ST BlueVelvet Single Chip」已進行到送樣階段,此晶片整合RF前端、Baseband、ROM、RAM、MCU及外接裝置等,使用0.18微米RFCMOS製程,相容於藍芽規格1.1版本,可使用Class 2(+4dBm)及Class 1(20dBm)外接電壓。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