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新開發的機器人,可在中壓電線上快速布建光纖,成本比起地面與傳統空中安裝光纖的方法還低上許多,且沿著電網擴展光纖範圍,使網路服務得以進入農村以及低收入社區,平衡社區基礎設施的發展。目前臉書會先與NetEquity Networks合作,提供免授權金使用該機器人部署光纖網路。
行動網路從2G開始發展,現在即將進入5G,而家庭的有線網路也從DSL、同軸電纜進展到了光纖,臉書提到,無論使用哪一種連接技術,都必須要從網路主幹安裝分支光纖,並使其盡可能靠近終端用戶,才能增加區域的網路容量。
但是部署光纖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建置成本與複雜性阻礙了大規模部署工作,據統計,截至2019年,全球70%的人口居住在距離光纖10公里外的區域,臉書表示,利用電力基礎設施來布建光纖網路的想法,是從非洲電網普遍性得到的靈感,以烏干達為例,雖然電氣化僅43%,但是電網還是比光纖網路還要普遍,而電網的功能相當於網際網路骨幹,將電從發電廠分配到變電所,而電力再從變電所沿著中壓電線進到社區,配電給各區域用戶。
臉書認為,光纖如果可以隨著電網布建,將會是建置端到端電信網路有效率的方法。於是臉書設計了一種可以在電線上移動的機器人,可在一個半小時內自動通過數十個障礙物,安裝超過1公里的光纖,將配置、搭載和卸除等人機互動的時間考慮進去,每個機器人每天約可布建1.5公里到2公里的光纖。
由於傳統空中部署光纖的方法,需要用到重型機械、捲盤車和大型電線線軸,還有龐大的人力,但是臉書新的光纖部署機器人,僅需要機器人與可以裝載數公里光纖的卡車,也僅需要2到3位電線工程人員。臉書預計,在發展中國家,如果把人工、折舊和材料算進去,部署光纖每公尺僅需要花費2到3美元,在日收入低於5.5美元的國家,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有助於消弭數位鴻溝。
臉書提到,沿著中壓電線布建光纖有一個很大的好處,便是能夠掌握光纖服務的戶數,不會超過中壓電線服務的範圍,因為電力最大服務戶數由電線與供電變壓器尺寸決定,每條饋線最多供應15,000戶電力,只要選擇適當的光學元件,就能提供這些住家與企業足夠的光纖網路服務。
不過,光纖跟著中壓電線也有其缺點,因為中壓電線可能存在局部放電與乾帶現象(Dry Band Arcing),可能加速光纖劣化,再加上中壓電線可能出現足以融化光纖外層的高溫,而電線拉伸與溫度變化,都可能破壞光纖。因此臉書特別研發了較小型的光纖(圖右),並使其外層耐高溫,且具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
利用機器人部署光纖的方法,仰賴電力公用事業的基礎設施,因此需要與電力公司密切合作才能進行,臉書提到,在電網上大規模布建光纖,不只可以讓用戶以更低的價格取用網路服務,也能提升電力公司營運所需要的通訊能力。
熱門新聞
2024-11-12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