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圖/取自CES

重點新聞(1211~0114)

 科技巨頭   用戶資料使用   隱私保障 

Google和Amazon在CES大談自家產品2021年的隱私新承諾,將讓用戶有更高的資料自主權來爭取信任

在今年的線上CES大會中,Google、Amazon與Twitter分別談到了在隱私與信任領域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體現在自家的產品或服務中。

Google隱私長(Chief Privacy Officer)Keith Enright就指出,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從與他人的連結、對家人的照護、企業的營運等面向,人們對於科技的依賴度更高,但相對的,這些變動也為人們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不僅難以掌握自己的資料,對於企業將蒐集哪些資料、如何使用資料也不了解。因此,Google在2021年的目標,是要讓人們在網路世界中感到安全,這意味著Google需要持續維持過去在隱私與資料保護上的努力,也必須更善盡與用戶溝通的責任,甚至要跨產業的與監管者共同改善隱私與安全的治理。

Keith Enright也表示,Google已經承諾將在2022年前淘汰第三方Cookie,也正在嘗試透過隱私沙盒,來找出能持續為開放、自由的網路生態提供資金的方法。Google也支持蘋果近期在App Store中推出的新隱私政策。

剛加入Amazon不滿5個月的Alexa Trust團隊總監Anne Toth則表示,Alexa語音助理在疫情流行期間,成為獨居者、被隔離者維持與他人連結的重要一環,Alexa產品的意義正在發生轉變,隨著更多人使用Alexa服務,Amazon也致力於提高對用戶隱私權的保障,比如關注Alexa喚醒詞對隱私的影響,並設計了指示燈功能,透過紅燈、藍燈來提醒用戶語音資料是否處於被蒐集的狀態;Amazon也在正在開發其他功能,讓用戶對設備或資料有更多掌控,比如讓用戶詢問:「Alexa,你為何要這麼做?」「Alexa,刪除我剛才說的內容。」

Anne Toth也指出,Amazon會在發布每個產品時,同時結合隱私規範在內,因為訂定隱私規範並不只是為了滿足監管機構的需求,而是為了向顧客展示以取得顧客的信任。

Twitter隱私長Damien Kieran則表示,Twitter在2021年的重心將會放在透明度,且會特別著重在AI與ML領域,因為這對於Twitter身為社交網路平臺的性質至關重要,因此,Twitter除了要確保人們能夠理解Twitter如何使用數據、蒐集哪些資訊,隨著AI、ML技術的使用愈趨普及,Twitter也要負起維持該領域透明度的責任。

 美國CVS   CMO   加速轉型 

疫情加速新數位科技的採用,美藥妝大廠CVS靠AI即時投放廣告

僅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企業蒙受衝擊,但也有企業因此導入新數位科技推動轉型,或是透過新興科技如AI,來更即時的進行決策。

在今年線上CES大會中,美國最大連鎖藥妝店CVS行銷長Norman De Greve就分享,去年在疫情間採用新興科技帶來3大轉變,一是增加了開會的頻率來因應疫情的變化,二是在改採線上開會的形式後,提升了同時參與會議的人數,讓資訊流的傳遞比以前更快,三是在整個企業資訊流更快之後,也培養了敏捷文化維持企業營運,這是疫情促使CVS的轉變。不只如此,CVS也採用了AI,除了進行更即時、個人化的行銷推薦,也用來預測各地區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程度,來即時推出相應的廣告。

 臉書   蘋果   App用戶資料蒐集 

臉書祭出全版報紙廣告,反對蘋果讓用戶自主決定是否被App蒐集資料的新隱私政策

為了強化使用者對於App資料的掌控,蘋果將在今年初更新iOS 14、iPadOS 14與tvOS 14時,在行動作業系統上嵌入AppTrackingTransparency框架,要求任何App在追蹤使用者行為時,不管是要使用蘋果打造的廣告識別碼(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IDFA)或是第三方業者的追蹤機制,都必須於使用者安裝程式時取得同意。也就是說,假設App準備蒐集使用者資料並與第三方業者分享,來追蹤跨網站及跨App的使用者行為,必須先藉由該框架取得使用者同意,如果用戶不同意,App開發商就無法蒐集這項訊息。

然而,臉書早在去年8月就曾反駁這項措施,認為iOS 14將對臉書平臺上1.9萬家開發商和出版商帶來極大衝擊,將嚴重影響臉書Audience Network的廣告效果。臉書更接續在年底12月16日祭出了全版廣告,認為此舉將會扼殺免費程式與小型商家的生存能力,不僅會影響諸如臉書的大型業者,更可能摧毀小型業者。臉書指出,蘋果的作法不是為了保障使用者隱私,而是為了獲利,因為失去廣告收益的免費程式開發者,將被迫採用訂閱或程式內付費機制來支撐營運,而蘋果就能藉此取得15%~30%的獲利拆分,而那些藉由便宜廣告費用來觸及消費者的小型商家,估計也將減少60%的銷售收入。

對於臉書大動作的指控,蘋果則輕描淡寫的回應,蘋果只是單純地維護使用者權益,使用者應該有權知道他們的資料會如何被蒐集與分享,也應該有拒絕的權利。(詳全文

 WhatsApp   App用戶資料蒐集 

WhatsApp新版用戶條款要求用戶不分享資料,就得刪除帳號

根據WhatsApp的新版隱私政策,WhatsApp作為臉書家族公司的一份子,將把所蒐集的使用者資訊分享給其他家族公司,臉書及其他家族公司可能利用這些資訊來改善他們的服務、提供產品建議,或顯示相關服務和廣告。現在啟動WhatsApp時會跳出對話框,告知從2021年2月8日開始,使用者必須按下「同意」鍵接受新版用戶條款才能繼續使用WhatsApp,如果用戶不同意的話,則需要刪除帳號。

這項隱私政策的更新,源自於蘋果去年底在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中實施了一項新的隱私政策,要求App開發商在上架或更新App時,需提交App將搜集的用戶數據類型,同時將這些數據依據App蒐集與使用的方式來歸類顯示,讓使用者在下載App之前,先了解它的隱私保護措施。依據這項新規定,WhatsApp更新了隱私政策,讓用戶可以在設定處取得帳戶資訊報告,並揭露,WhatsApp蒐集的用戶資訊包括聯繫資訊、聯絡人、交易資訊、購買行為、電話號碼、IP地址與所在城市、個人資料檔、相片、App運作診斷等。

在更新隱私規範的同時,WhatsApp也申明所蒐集的資料將提供臉書家族企業使用,但WhatsApp也表示,由於提供端到端訊息加密,用戶所傳訊息內容仍然可獲得保障,且訊息一旦發送出去,就不會儲存在WhatsApp伺服器上。(詳全文

 Telegram   廣告投放  

Telegram 2021年開始要自建廣告平臺,在1對多頻道加入廣告來創造營收

為持續服務經營,以保護隱私與簡潔著稱的Telegram宣布從今年開始會在部份訊息頻道加入廣告。創立8年的Telegram,以端對端加密、簡潔介面與輕巧軟體受到用戶喜愛,迄今活躍用戶高達5億人,以Telegram的用戶規模和流量來看,每年至少要花數百萬美元才能維持正常營運,但在過去,Telegram都是靠創辦人暨執行長Pavel Durov的個人積蓄來支付所有支出,現在Telegram決定要開始賺取營收。

Durov首先指出,他表示絕對不會像WhatsApp一樣賣掉公司,因為事實證明,當成為別的公司的一部份,就不可能維持獨立及自主營運,Telegram也不會採取訂閱或其他向用戶收費的模式,而是從明年開始於部份頻道上廣告。根據Telegram的設計,廣告將出現在類似推特(Twitter)的公開一對多訊息頻道,不會出現在1對1私訊和群組交談頻道中,因此絕大多數用戶並不會察覺。為了避免廣告可能蒐集量用戶個資的疑慮,Telegram將推出自有廣告平臺,來確保隱私且能自行支付網路流量和伺服器成本,而刊登廣告的頻道主(channel owner)也可分潤獲利。(詳全文

 思科   IMImobile   客戶體驗即服務 

思科宣布將收購IMImobile來打造全通路的顧客體驗服務

思科近日宣布,將以7.3億美元收購企業雲端通訊服務商IMImobile,來打造客戶體驗即服務(Customer Experience as a Service,CXaaS)的解決方案,這項收購案最快在2021年Q1度完成。IMImobile提供的雲端通訊服務,提供企業或組織能透過互動式的多種管道來維持與客戶的連結,思科將其收購後,就能提供具有2C或2B業務的企業,端到端的顧客管理解決方案,讓企業能透過全通路(Omnichannel)來接觸顧客、保持與顧客的聯繫,並藉此提升顧客體驗。

思科更指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改為遠距工作,企業對於虛擬聯繫中心即服務(Contact Center as a Services,CCaaS)的需求也逐漸提升,未來思科將結合IMImobile提供虛擬聯繫中心的解決方案,其中將包含幾個特點:第一,是要運用AI建立起智能客服,來擴增企業前線客服團隊的服務能力,二是要透過顧客資料來個性化與不同顧客的互動過程,三是要透過提升員工協作能力來強化顧客體驗,四是能提供文字、社群或語音等多種顧客溝通管道,五則是提供能夠調度工作流、個性化顧客旅程的程式編寫工具。(詳全文

 Google   AR試妝   產品行銷 

找不到合適的彩妝品?Google首先在美國推出AR虛擬試妝新功能

Google12月中在美國發佈了一個AR試妝新功能,這項功能是與美妝科技公司ModiFace、玩美移動(Perfect Corp)共同開發,使用者只要點開Google應用程式並搜尋如L’Oreal、MAC Cosmetics、Black Opal以及Charlotte Tilbury等品牌,就會在搜尋結果處顯示試妝功能,除了可以替換不同膚色類型的模特兒照片來試妝,也可以點選Try it on,直接透過前置鏡頭以及AR親自虛擬試妝,目前已經能用來上色眼影與唇膏類型產品。Google也指出,現在使用Google或Google購物來搜尋美妝品時,Google也能提供美妝專家、愛好者對自己喜愛產品的推薦,提供建議給需要的使用者參考。(詳全文

 Line   中文Chatbot   中文語音訂位助理 

Line多項企業級AI產品即將在臺以獨立軟體形式銷售

Line臺灣終於在去年底正式宣布,即將在臺推出Line商用AI產品,第一波包括Clova Chatbot、Clova OCR和Clova Face,將採獨立軟體來銷售,企業或第三方業者可安裝於內部環境,不需要與Line串接,同時也將推出兩個搭配的線上開發工具,一個是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Chatbot Builder,以及文字辨識開發工具OCR Builder。另有兩套AI解決方案也已經確定來臺,分別是AiCall語音訂位助理和eKCY,正在進行在地化客製,預計今年完善後再推出。

其中,日本推出Clova Chatbot後,已經應用到超過44種服務上,問答資料庫累積達100萬筆,破億人次使用,所累積的對話也有17億組;臺灣團隊也提供了40萬組對話來訓練中文NLU引擎,搭配開發工具Chatbot builder即可自行打造聊天機器人,成為中文個性化Chatbot服務新選擇。尚未推出的AiCall服務,中文化也已經準備好了,但這套系統需要與業務場景的系統串接,例如要提供餐廳語音訂位得與餐廳POS系統整合,就需要尋求其他產業供應商來合作,未來完成在地客製後,才會在臺推出。(詳全文

責任編輯/翁芊儒

圖片來源/臉書、WhatsApp、Google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1年1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