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的「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行為研究報告」,研究結果於近日出爐。
參與研究的政大廣電系教授劉幼琍指出,消費者選擇ADSL和Cable Modem寬頻網路服務的最大原因都是受到優惠促銷方案吸引,使用寬頻上網的用途也以收發電子郵件最多;不過,不滿意的項目雙方用戶各有己見,Cable Modem是客服的電話線路數量、而ADSL則是費用。
劉幼琍建議,Cable Modem業者應加強雙向網路建置、並改善用戶不滿意之處,才能與ADSL服務互別苗頭。
劉幼琍表示,「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行為研究報告」是在今年3月至7月所做的調查,ADSL寬頻網路使用者樣本規模為25141人,Cable Modem寬頻網路使用者樣本規模為13480人,估計此次調查樣本數占台灣寬頻網路總用戶數二成,調查問卷放置於台灣10大入口網站包括中華電信、數位聯合電信等,主要探討寬頻網路使用者的動機與使用行為、使用滿意度與未來需求等研究目的。
劉幼琍說,根據此次的調查,有約96%的寬頻網路用戶曾使用窄頻網路的經驗,而選擇使用ADSL或Cable Modem寬頻網路服務的最大原因皆是優惠促銷方案,接下來才是連線穩定、速度較快、價格等因素;其中較為特殊的用戶是裝設ADSL網路服務後,又再安裝Cable Modem網路服務的原因依序為下載速度快、比較那種服務較好及價格,而在安裝Cable Modem後,又再添裝ADSL寬頻網路服務的原因則是想比較價格、上傳速度較快及價格因素等。
而在用戶使用寬頻上網的用途及行為方面,不管是Cable Modem或是ADSL寬頻網路使用者,皆以收發電子郵件為上網主要用途,其次才是下載軟體資料、搜尋資料等,而雙方用戶的上網尖峰時間是在晚上10點至凌晨1點間。
使用Cable Modem寬頻網路的困擾是尖峰時間容易塞車(46.3%)、其次為非雙向服務(45.8%)與連線速度越來越慢(41.4%)等,而ADSL用戶的困擾則是尖峰時間容易塞車(38.7%)、連線速度越來越慢(37.9%)與費用上覺得划不來(30%)等。
至於Cable Modem用戶最滿意的服務項目依序為業者裝機速度(42.7%)、業者裝機、維修的時間能盡量配合顧客需要(39.9%)、Cable Modem帳單的正確性(37.4%);不滿意的服務項目則是客服的電話線路數量(35.7%)、使用Cable Modem 所需負擔的費用(35.4%)及Cable Modem的網路通訊品質(30%)。而使用者認為未來應再加強的寬頻服務則是寬頻多媒體服務、下載音樂、線上學習等。
而ADSL寬頻網路用戶最滿意的項目分別是連線速度(36.3%)、網路通訊品質(33.4%)及帳單的正確性(32.7%);不滿意度方面,則是費用(46.2%)、裝機速度(41.7%)及客服電話線路的數量(30.9%)。由於ADSL在電路的部分仍由中華電信一家獨占,在設備採購的時程上常有延遲,因此在裝機速度方面一直是ADSL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劉幼琍強調,相較於美國、加拿大Cable Modem寬頻上網普及率大於ADSL寬頻上網普及率,台灣卻是ADSL市場較大於Cable Modem的市場,原因除了Cable Modem甫一推出便是單向上網打壞形象外,諸如提供Cable Modem上網的業者很少、第4台的外在形象差等皆是Cable Modem上網市場無法像ADSL上網市場勢如破竹的原因。
相反的,ADSL寬頻上網不但讓原本使用窄頻上網的用戶很容易移轉、提供的業者如中華電信、新固網業者及ISP等家數眾多,也很容易帶動及炒熱市場。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