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東北亞區總經理兩個月來,你馬不停蹄的奔波於韓國及香港,經過多次市場考察,現在如何看待這兩塊市場?

我在8月初接獲升任宏道東亞區總經理的指派後,隔天就飛往香港及韓國市場考察,經過兩個月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韓國及香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

相較於臺灣市場的自由開放,韓國市場是屬於政府主導的經濟環境,換句話說就是「計畫性經濟」。韓國要歸功於政府的主導,目前全國資訊基礎建設做的十分成功,舉例來說,韓國目前每戶人家每月平均只需繳交新台幣900元,即可享受每秒1Giga上傳資料的速度,比起臺灣家庭採用數據機,每秒上傳幾十Kbps的資料速度來的快許多。韓國資訊基礎建設的發達,除了帶動韓國線上遊戲以及線上購物熱潮外,也對整體市場產生一個正面的循環。

香港整體環境與臺灣較為類似,雖然市場較為狹小,但卻是屬於高度開放、高度競爭的環境。宏道過去在香港地區已打下一定基礎,目前配置的6至7位員工,對於市場熟悉度也夠,導致宏道在同類型競爭對手中,如Vignette及ATG,表現較為亮麗。
因應兩地市場的差異化發展,你的策略又是如何?

由於韓國地區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局面,所以我們在切入市場發展時,是採取與政府密切合作的方式來打進當地市場。我們目前在韓國積極參與政府的電子資訊專案3年計畫,名為「Kicox」,並規畫以企業入口網站(EIP)打入該項標案,預計成功後,可協助當地幾千家中小企業建構統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而目前這項服務經驗,就像宏道正與HP聯手建置臺灣外貿協會的TaiwanTrade概念一致,在經驗上,宏道也具備多一分的把握。

此外,韓國多半以集團企業或是大型企業為主,所以宏道在切入韓國市場時,也是採取與當地合作夥伴共同前進的方式,目前以簽約夥伴包括Samsung的SDS以及LG的LGEDS。

至於香港市場,我覺得民間企業不若政府單位富有,所以宏道在發展香港市場上,以政府為第一優先考量對象,近日已談妥香港政府財務部及房屋部導入宏道的企業入口網站解決方案,單就計算軟體授權費來看,約為新台幣1000萬元左右。
許多外商公司單就亞洲地區來看,韓國市場的表現常是數一數二的,宏道資訊也是如此嗎?

對於其他外商公司而言,亞洲區的獲利表現排名依序是韓國、大陸、澳洲、臺灣,然後是香港;宏道資訊似乎沒有按照上述的規則,獲利狀況依序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大陸、韓國,然後才是澳洲。

韓國市場雖大,但宏道過去在這一塊市場的掌握度卻不如預期,深究其原因才發現,韓國近幾年來電子商務腳步十分迅速,尤其在一些應用程式的開發上也有不錯的表現,但在大型企業應用程式上還是跟不上腳步,例如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企業入口網站以及企業資規畫等軟體。看準這一點,宏道未來搶攻韓國市場上將會捨棄同質產品,並以企業入口網站及電子化客戶關係管理(eCRM)為市場主攻項目。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