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儘管七家業者搶五張執照(或是六搶五)的局面看來已大勢底定,但近來電信圈也傳出3G競拍恐怕會流標的風聲。由於新加坡及香港的競拍過程分別以「流產」及「同額」為結局,且國內大哥大業者多認為臺灣3G執照底價偏高、目前取得3G執照並無直接利益可圖等,再加上國外電信業者的資金仍未見進場蹤跡,因此不排除臺灣3G執照競拍有流標的可能性。

3G執照不再高不可攀

回顧第三代行動通訊(3G)熱潮起浪之初,歐洲電信業者正風靡於3G所帶來的夢幻世界,「透過手機傳遞現場動態影像」的一幕讓全球投資人非常心動,不惜砸下天價資金競標3G執照,如英國就以353億美元的價格釋出5張3G執照。不過,隨著美國高科技股的泡沫崩盤、歐洲電信業者被龐大的3G執照費用拖累而債臺高築,一頭熱的電信業者及投資人猛然醒悟,3G並不是金雞母的代名詞。

於是,正當英國電信、Vodafone、Oragne等業者開始打退堂鼓,請求政府退款或退照之際,亞洲市場的3G執照標售也準備上路。不過,由於歐洲電信業者「悔不當初」的前車之鑑,反而提供亞洲電信業者寶貴的經驗,因此,當3G執照行情大跌,一股冷風吹到亞洲市場後,新加坡及香港的3G執照拍賣便落到乏人問津、反應冷淡的地步。

新加坡原本預計4月23日進行4張3G執照競拍,不過由於參與競標的業者只有3家(新加坡電信、StarHub與MobilOne),因此拍賣計畫被迫取消,每家業者只要繳交一億新加坡元(5500萬美元,近20億臺幣)便可取得3G執照的經營權。相較於原本新加坡政府希望能為國庫至少進帳5億星幣的心願而言,結果有如天壤之別。

至於香港政府則於9月17日開始接受業者投標,不過,直至第19日便宣布拍賣夭折,因為只有4家電信業者投標(和記電訊、CSL、數碼通及SUNDAY),每家業者皆以底價得標,估計每張執照底價為4.75億港幣(約22億臺幣)。由於港府還斥資2億多臺幣設計全球首創拍賣機制,顯然完全派不上用場,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臺灣3G執照競價,將於2002年1月展開

而在臺灣方面,交通部為能順利在明年初釋出3G執照、以及挹注資金短缺的國家財庫,也趕著於10月公告3G管理規則及執照底價,19日開始接受業者申請作業,12月18日截止收件,預計審查時間不超過2周,接著於2002年1月展開3G執照競價作業流程,最快於1月或2月釋出5張3G執照、公告得標業者名單及金額。

猶記得今年年初時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還建議每張執照底價為173億元,而業界人士也多認為底價約在100億至150億左右,不過,由於3G執照管理規則的公告時程從年頭延到年尾,加上炒高3G執照價格的熱潮已結束,在被質疑「賠錢貨」的前提下,以及適逢全球景氣低迷、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等影響,讓臺灣3G執照底價降為42億至76億後,業界人士仍然嫌貴。

大哥大業者表示,今年與去年的經濟景氣相差很多。而以新加坡及香港在今年釋出的3G執照價格來看(約20多億臺幣),再換算回臺灣的人口數及國民所得,應在30億至50億元間,因此交通部公布的執照底價較業者預估的貴了1.5倍。此外,業者每年仍需繳交頻率使用費(業者每年約繳2億至3億多不等的金額),算起來光是3G的執照頻段成本就超過百億。

不過,電信設備業者,則多認為價格相較國外還蠻合理;但電信設備大廠也強調,現階段3G設備商機競爭激烈,幾乎每家電信業者都有提出融資的需求,顯見3G未來的營收對業者而言仍充滿變數。

由於底價普遍高於業者預期,且目前競標3G執照看來不合生意算盤,再加上歐洲3G執照的重金拍賣會已讓國外電信業者大傷元氣,也阻礙國外資金進入臺灣的腳步,因此電信圈也傳出屆時競標業者將有可能不超過5家,造成流標的結果。而電信總局則指出,若競標業者未達5家,將由負責業者資格審議的審議委員來決定是否流標、或另起爐灶重新招標。

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謝穎青,便以國際海纜電路出租執照為例,當初開放便有3家業者向交通部電信總局申請,但最後也僅有3家業者繳交保證金,目前只有2家業者營運,雖然不能直接比擬3G執照競拍,但也說明直到付錢的那一刻,業者的態度是否仍像說的一樣「阿沙力」,則需時間證明。
臺灣釋出3G執照的頻段及底價



執照數 使用頻寬及頻段 執照底價 備註
執照A 2x15MHz + 5MHz 76億元 業界認為值得爭取
執照B 2x10MHz + 5MHz 42億元 頻寬較小
執照C 2x15MHz + 5MHz 76億元  
執照D 2x15MHz + 5MHz 67億元 與低功率行動電話業者(聯邦電信)有部分重疊
執照E 2x20MHz 75億元 前尚無WCDMA標準的設備,因此業者以採用CDMA2000標準為主。


整合、併購戲碼順勢展開

臺灣行動通訊產業今年較往年更為動盪不安,除了在5月臺灣大哥大順利併購泛亞電信,讓原本有6家大哥大業者競爭的2G市場轉為5家業者分食外,3G執照的競標,更讓臺灣這一彈丸之地出現整合、併購或淘汰的戲碼。

目前表態爭取3G執照的既有業者包括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和信電訊、東元集團等5家業者,其中東元集團接受霖園集團的3G團隊,有意共同合作爭取執照。另外,新進入市場的業者包括東森集團、大眾集團等2家業者,總計共7家業者表態搶搭3G服務列車。

不過,由於電信市場景氣非常低迷,因此業者間彼此捉對廝殺、哄抬喊價都沒有好處,且近來募集資金的困難度也較以往更高,使得業者搶標、結盟的合縱連橫動作也更加明顯,希望藉由合作來大幅降低標金,最好臺灣3G競拍也能像香港一樣,以同額、底價標得3G執照。

熟悉業界的人士多認為,從資金方面來看,由於3家民營固網業者早已在國內吸金,因此總體來說,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東元及東森在標金方面並無問題,而和信電訊、大眾集團就讓人有些疑慮。以大眾集團來說,近來便頻頻與東元集團接觸,希望聯合東元、霖園、大眾集團三方之力共同爭取3G執照。

至於和信集團,則需視DoCoMo對和信的資金支持度來觀察,先前市場便曾傳出東森有意向和信招手,因東森具有固網及有線電視的經營權,但獨缺行動電話執照,而和信也沒有固網的執照,雙方合作將有互補加乘效果。此外,和信、遠傳的合作傳聞也由來已久,起因於雙方外資股東皆有DoCoMo一份(DoCoMo投資AT&T Wireless)等。

不過,業界多半認為,和信與遠傳、或是和信與東森的合作可能性不大,因為光是彼此股東權益問題就讓人擺不平,因此多認為「六搶五」的盤面才是定局。由於截止收件日期是在12月,業者多認為,屆時大老闆才有時間坐下來談合作,究竟眾家業者是達成默契流標、達到重新招標降低底價的目的,亦或整合為五家、六家業者角逐3G執照,也許要等到截止當日答案才會揭曉。
主要國家3G執照核發張數及價值

國家 執照張數 發照方式 價值 發放或決標時間 年限 付款方式 預定推出服務時間
芬蘭 4 評審制 N/A 1999/3/18 20 N/A 2002年1月
英國 5 拍賣制 353億美元 2000/4/27 20 可選一次繳清或分期付款 2002年1月
德國 6 拍賣制 458.5億美元 2000/8/18 20 決標後十工作天一次繳清 2002年1月
法國 4 評審制 47億美元 2001/Q1 15 分期付款 2002年1月
日本 3 評審制 N/A 2000/6/12     2001年10月
南韓 3 評審加財務競價 家3G業者最多1.3兆韓元 2000/12 15 可選一次繳清或分期付款 2003年5月
澳洲 58組頻率 拍賣制 5.8億美元 2001/3/22   決標後十工作天一次繳清 2002年1月
新加坡 4 拍賣制 1.65億美元 2001/4/23 20 一次付清 2002年Q4
香港 4 拍賣制 約2.5億多美元 2001/9/19 15 首5年繳交最低保證金額,第6年開始依所投競價營業額百分比與最低保證金之較高者繳交。 2002年Q4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