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洪政偉
「使用者友善」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醫療資訊系統(HIS)是一家醫院中最重要的IT系統,舉凡掛號、門診、醫囑都包括在內,但它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單調、冰冷的。
萬芳醫院恰好相反,他們由一群活潑、背景各異的人才組成IT團隊,站在使用者角度多思考一步,來扭轉HIS冰冷的刻板印象。比如,萬芳醫療系統頁面會蹦出一隻兔子,這是一個系統小助手,可以告訴使用者新功能或操作流程,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網頁操作體驗。萬芳醫院資訊室主任許權廣謙虛的說:「這是我們開發系統的一些小創意,」但這個小創意,卻大大減少了醫院IT許多支援工作,不用每年定期舉辦新系統教學會議或大量錄製操作流程的例行工作。
萬芳IT的貼心不只是如此,到處可見他們的細膩考量,例如在病歷系統中,開發了類似Word英文縮寫檢查等一系列自動化輔助工具來協助醫生。或是在不同節慶期間,打開萬芳醫療系統頁面時,會秀出不同的背景,例如聖誕節間的系統頁面會飄雪,就像是大家常用的Line聊天背景。甚至,他們也在思考,要讓一天得用好幾套系統的醫師,打開最後一個系統時,跳出「恭喜集滿七個系統~獲得今日最辛苦醫師勳章」的驚喜,利用尋寶集點的遊戲化概念,讓使用者體驗更有趣。
打造這些功能並不難,但能多想一步,就成了常見HIS中難得一見的小創意。「在醫療環境中工作,最怕的就是冷冰冰,」許權廣繼續說:「我們希望帶來一點好玩的溫度,回到人性化的初衷。」他比喻,iPad、iPhone這類智慧型行動裝置都有使用教學,但很少人會翻閱,因為它們的設計符合大眾操作習慣,自然而然就上手。這種人性化設計,就是萬芳IT的理念。
不同人才組隊激盪創意,用微服務架構改善老舊系統
這些巧思,都是萬芳IT團隊腦力激蕩的成果。身為帶頭跑的IT指揮官,許權廣和萬芳醫院醫療資訊執行長陳俊佑都不是IT出身,「我是護理人,執行長陳俊佑則是醫師,」許權廣說。也因此,這些IT主管們並不設限人才來歷,更在2017年底改變招人方式,主動出擊從PTT、各大論壇上網羅對HIS抱有獨到見解的人選,面談時除了記錄人格特質,也會帶進辦公室與同事閒聊,比如平時興趣、如何獲得新知識等。許權廣指出,只要語言相同,就會留下來與大家一起開發有趣的系統,獲得成就。
這種開放思維,促成了萬芳IT團隊的多元,他們有英文老師、航太系、政治系畢業的同事,再加上護理、醫師背景的資深主管們,碰撞出各種創意火花。
這一批新血的成軍,也解決萬芳醫院當時面臨的HIS開發難關。
萬芳醫院多年來一直採用大型主機,也侷限了能用的程式語言和開發工具,不僅得用老舊的Delphi語言,開發工具資源越來越少,還有許多過時的限制,例如必須預先定義螢幕尺寸,就難以因應裝置螢幕大小動態縮放,不利於行動化應用的開發。更根本的是,老舊語言人才更難找,於是萬芳下定決心,改找來一批新人,以他們熟悉的網頁開發工具,直接改造HIS。
他們先是將周邊系統網頁化,首先是記錄病人從入院、診斷再到出院完整流程的病歷摘要系統,再將這套系統,進一步以微服務架構來優化。許權廣指出,改用微服務架構,能讓系統中的功能拆分為一支支服務,透過API讓其他系統來呼叫、使用,增加共用性外,還有其他好處,如更新不停機、資料存取更快速。
萬芳醫院開發微服務時,會連同資訊室開發組、使用單位和負責統籌的醫務部,來每周開會討論,先將服務與資料分類,找出可共用的關鍵模組,再定義資料,規範出資料書寫的格式。不過,在龐大的醫療系統中分類出關鍵服務和資料並不容易,對IT新人來說更是如此。
因此,萬芳醫院借鏡同儕經驗,自行發展一個系統架構師新角色,由資深IT人員擔任,來梳理複雜的HIS程式,從中找出共用模組,再交給微服務開發者來打造。這也是萬芳醫院HIS轉型中,催生出的人才轉型做法。
這套微服務架構打造的病摘系統,就是後來萬芳醫院One平臺上的一站式病人資訊系統OneRecord。多年前,陳俊佑醫師利用工作閒暇之時,親手開發出的一站式病人資訊查詢系統LazyR。萬芳IT後來也將LazyR改以微服務優化後,才發展出了OnePage。而OneRecord的成功,也催生一系列One系統,像是個案管理系統OneTeam、急診專用系統OneER、醫學資料庫OneFamily、聊天機器人OneBot等。萬芳醫院更打出「OnePage, only one touch」的口號,成為後來系統開發的核心理念。
微服務如何特別?一臺1萬元的小型電腦就能支撐全院病摘系統
對萬芳醫院來說,利用微服務介接大型主機舊系統,讓開發速度更快、使用者立即就能讀取資料。因為,他們利用NoSQL資料庫MongoDB來連接快取資料庫Redis,大幅縮短資料讀取時間,使用者在操作系統時,不必等待,立即就能得到所需的資訊。
而且,許權廣點出,微服務因拆分模組,每個模組的程式碼量不多,因此修改程式碼時,並不會影響其他作業,更新也就不必停機。
但最令許權廣印象深刻的是,維運成本大幅降低。
「過去醫院系統主機體積很大、所用伺服器也很貴,」他說,在OneRecord出現後,他們買了3臺如手掌般大小的小型電腦,只要1臺就能撐起整家醫院病摘服務的運作,另外2臺作為備援,也能互相移動所需資源。而且,這些小型電腦,「1臺只要1萬元左右,」比過去使用的傳統大型機器便宜許多。
這些都是萬芳IT的微服務成就。
北醫體系9年前第一波轉型,今年2月3家體系醫院將再度大轉型
他們的成功經驗,也將在2月進入北醫體系HIS轉型專案辦公室,作為北醫體系第二次大轉型的關鍵做法。
早在2013年,北醫體系就先進行一次HIS轉型,不僅統一旗下3家醫院(北醫、雙和、萬芳)的資料庫架構,還將外包與自建比例調整為1比9,重新掌握核心系統開發權。當時,北醫體系成立一個管發中心,分為12個功能小組,如護理小組、醫事小組,來推動整合工作。這些小組採取了跨院混合編組,比如,護理系統功能小組來自3院資訊室成員、管發中心人員,負責支援各院護理師代表組成的護理小組的需求。
「那是一個大工程,」許權廣指出,當時轉型,是先由12個功能小組各自統整需求再提案,但這次採取微服務架構,每一個功能小組可以逐一針對不同的模組一一調整,大大簡化了開發的整體複雜度,「未來,每一個模組都會越來越成熟,其他系統只要呼叫就能引用,」他說。
北醫體系將在2月啟動這個辦公室,他們會先找來3家醫院的人才,並請萬芳IT分享人才和微服務系統開發經驗。他們的目標是,將萬芳One平臺導入另外2家醫院,未來要3家醫院透過單一入口,就能讀取所需資訊,甚至,還要納入各家醫院與周邊合作診所的資訊,如此就能清楚知道,就醫病人的看診歷史,也能給出更精準的治療。
許權廣透露,從萬芳微服務的經驗中發現,必須特別重視文件標準化的重要性。因為這樣,才能讓其他人知道版本進展、如何引用程式等細節。萬芳自己已有一套版本記錄做法,透過微服務事件驅動(Event driver)和自行在系統架構中埋下的記錄關鍵點,不僅能記載版本演進和事件,除錯時也能快速找到錯誤。
萬芳微服務用Node.js開發利於上雲,還將自建FHIR閘道器因應衛福部政策 |
談到衛福部力推的電子病歷上雲政策,萬芳醫院一點都不擔心日後上雲轉移的挑戰。許權廣指出,因為萬芳微服務架構中,後端採用了網站應用常見的伺服器端JavaScript框架Node.js來開發,因此要將HIS微服務上雲也很容易,只要改到雲端建立主機,將HIS的微服務部署在雲端主機執行就可以運作。「這麼做的好處是服務不中斷、資料不會遺失,但就是得擔心價格。」 「醫院擔心被套牢,一旦過了優惠期、廠商開始收費,就得考量是否能承擔上雲費用。」許權廣以最近熱門探討的議題來比喻,企業養得起AI,卻養不起AI落地的費用,醫院上雲的情境也雷同。他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可思考這類議題。 除了推動電子病歷上雲政策,衛福部也陸續提倡,將原本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改為FHIR交換架構。許權廣透露,未來,萬芳醫院將自建FHIR閘道器,將自家資料,透過閘道器轉換,產出符合FHIR格式的資料給特定機構。 |
熱門新聞
2024-10-11
2024-10-13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