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呼籲跨產業共同合作,建立必要的網路基礎設施,以支援元宇宙(Metaverse)應用之所需,Meta表示,要實現元宇宙,必須滿足許多網路條件,包括改善網路延遲、對稱網路頻寬,以及提升整體網路速度,而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單一產業可以獨立完成,需要更多公司一起加入。

臉書(Facebook)在2021年10月的時候,將公司名稱從臉書更改為Meta,以宣示其致力打造元宇宙的決心。Meta所定義的元宇宙,可供全世界不同的用戶,在虛擬空間中一起工作、學習、遊戲或是交流,共同創造與探索新事物。

Meta提到,過去由於網路相關產業,努力建構行動優先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造就了現在的遠端工作、遠端學習,還有串流媒體娛樂以及線上遊戲等網路應用,但是新的產業挑戰已經出現,企業們必須要重新建構能夠支撐未來運算平臺的基礎設施,為元宇宙做好準備。

元宇宙讓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參與者,能夠獲得逼真的空間感知體驗,使得虛擬內容能夠融入到用戶的真實世界中,並且得以感受到之間緊密的連結。Meta表示,要提供這樣的體驗,要混合本地和遠端運算,包括即時渲染、視訊壓縮和邊緣運算等,在網路連接上,需要針對元宇宙建立新的連接和蜂巢式網路標準,並且改善裝置和無線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s,RAN)間的延遲等。

對元宇宙來說,網路延遲是影響互動體驗的一大挑戰,不同類型的應用對延遲有不同的要求,Meta提到,視訊通話和雲端遊戲,延遲通常在75到150毫秒之間,在多人遊戲中,延遲需要降至30毫秒,但是在頭戴式混合實境裝置上,由於顯示器上必須要呈現圖形,來即時回應使用者眼睛聚焦的位置,因此延遲需要再提升一個量級,延遲僅能是10到20毫秒,甚至是個位數毫秒。

雖然在本地端要實現這樣的低延遲並不困難,但是前提是要預先下載整個虛擬事件、特效以及虛擬人物,對於有大量虛擬人物的複雜場景,Meta提到,以當前的網路速度來計算,下載可能需時數小時。Meta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邊緣雲端渲染或是混合本地端和遠端的渲染形式,將扮演重要角色,而要進行遠端渲染,就需要重新建構固網和行動網路。

另外,沈浸式影片串流也存在需要彌平的鴻溝,Meta解釋,在標準智慧手機螢幕上串流720p的影片,需要1.3到1.6 Mbps的下載頻寬,而只要720p解析度的螢幕,距離眼睛一隻手臂的距離,就能實現人類視網膜解析度,但是要在距離眼睛只有幾公分的頭戴式螢幕上,實現視網膜解析度,需要提升影片解析度好幾個量級,甚至超過4K解析度,而要應付這麼大的下載流量,需要更多的硬體和軟體堆疊創新,以及巨大的網路吞吐量提升。

因應元宇宙發展帶來的挑戰,Meta提到,下一個十年的目標,是要建立元宇宙就緒網路,在提高網路速度的同時,還能維持穩定且極低的延遲,而這需要跨網路層與跨領域的最佳化,該公司舉例,目前應用層所使用的協定和演算法,無法從實體層存取網路品質和擁塞指標,同樣的,目前用來最佳化流量擁塞的協定,也都各自獨立運作,甚至部分由內容供應商處理,一部分由網路營運商處理。

Meta則認為,要擺脫這種孤立,並且進行最佳化,需要在OSI網路層和網域之間,開放介面並且共享指標。而且Meta也指出,目前產業需要一個通用框架,來衡量和評估不同的元宇宙就緒等級,以提供通用的體驗品質指標,以及網路服務指標。

Meta正與電信公司Telefónica合作,在馬德里建立元宇宙創新中心,著手開始試驗,並且使用Telefónica的網路基礎設施和設備,運作元宇宙端到端測試平臺。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