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新一代資訊架構是一項知易行難的挑戰,」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強調。
台新早在2019年就展開IT架構現代化的轉型工程,將資訊架構劃分成前、中、後臺和資訊架構治理,以K8s容器化平臺為基礎來發展關鍵中臺。
但是,台新IT的轉型工程不是採取一次到位作法,而是從小規模實驗練兵、謹慎挑選關鍵需求和痛點,再逐步擴大,以多年長期專案的做法,來推動轉型。
但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則,如何在不快不慢的計畫中,找對IT轉型步調,孫一仕的秘訣是「IT得緊跟業務需求。」
擁抱雲原生不只是技術概念,還需要很多管理配套
「早飛不行、晚飛跟不上,」他強調,要在不影響業務情況下進行,推動IT現代化是一項「行難」的挑戰。最大原因是,孫一仕解釋:「擁抱雲原生不只是技術概念,還需要很多管理配套。」
像台新擁有超過4百套系統,每次要上線一套新的AP,最少要凍結版本4個月,也就是跟這套新上線AP相關的系統,在4個月時間內都不能有程式碼異動。換句話說,其他單位不只要付出額外的人力來參與新AP的功能測試,若在這段期間自己有業務新功能或新專案的需求,還會受到這套新AP的影響,得暫緩或延後。
孫一仕強調,有太多非純技術的評估考量,適當時機很重要。IT創新如何拿捏,「我自己傾向跟緊業務單位的需求,亦步亦趨。」
不只如此,推動IT架構轉型的第一步,還得先獲得高層支持,讓老闆有心理準備,願意接受這些改變將會帶來的短期陣痛。台新但只有這樣還不夠,IT也得考量第一線使用者的感受。
因為台新規定,凡是AP系統的異動,所有業務單位都要進來測試所有的AP,確保所有功能都正常運作,但是對業務單位而言,協助測試系統,如果沒有實質好處,例如能增加業務面新功能或是降低業務成本,使用者通常意願都不高而會抱怨連連。「IT要推動如此大規模的變化時,業務效應要很強。」孫一仕說。
不是每一種應用都可以享受到自動擴充能力的好處
所以,「找到關鍵情境,非常重要。」孫一仕強調,不是每一種應用都可以享受到自動擴充能力的好處,得配合業務需求找到需要彈性應用的系統。由其台新擁有超過4百套系統,得先知道哪些系統適合採用雲原生技術,而哪些系統不需要。
台新將K8s和微服務等雲原生技術導入到中臺架構中,先選擇可重用性質高的共用服務,以及需要配合業務需求而彈性擴充的應用下手。
但在建置之前,IT得先有一套完善的系統架構規劃,而不是只有單一系統的設計,也要將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盡量解耦,盡量以無狀態的方式來運作。
台新則是先瞄準四大痛點的需求,一是年節與行銷活動大量登入需求的彈性擴充需求、二是降低伺服器支援終止(EOS)與修補更新的影響,三則要解決現有系統老舊,程式碼維護不易的課題,最後一項是有狀態程式碼擴充不易的問題。第一項正是業務單位最在意的需求。
因為Richart App為了追求用戶體驗,一登入時就能提供豐富個人化資訊,這就在每次登入時同步執行數十項資料存取請求,遇到大型行銷活動,顧客頻頻登入App時,更會產生爆量請求,過去,台新IT得不斷事先準備資源來因應。因此成了台新優先用K8s容器化平臺彈性擴充的改造對象。
台新IT推動資訊架構轉型時,先從業務中臺和流程引擎著手,後來才開始發展數據中臺,目前正在打到AI雲和數據雲。
不過,台新也不是第一次導入K8s就先導入到Richart數位銀行這套關鍵業務系統上,而是先選擇一個已經數位化多年,對業務影響較低又能分階段拆解的信貸流程來嘗試微服務和容器化管理平臺,累積團隊的雲原生技術能力和管理經驗。
經過3年擁抱雲原生技術的旅程,不只業務中臺部署在K8s,台新也將行動銀行、官網導入到K8s環境,另外,網銀部分服務也轉移到K8s環境。
擁抱雲原生技術前得先具備這些準備
這三年架構轉型經驗,更讓孫一仕體會到,管理容器和管理VM需要不同的觀念和技術,甚至是要學會一套新的運作方式,連AP團隊也要參與基礎架構的維運。
他建議,導入容器化平臺之前,一方面,要先確認基礎架構團隊必須具備容器化平臺的技術能力,其次,AP團隊也要具備系統容器化的開發技能,例如能將有狀態的程式,改成無狀態的寫法。
第三,組織分工上,AP開發團隊和SP維運團隊的分工得重新審視,像台新目前就由AP團隊來負責管理K8s,另外也需要一套好的監控和分析機制,才能提高容器出事時的應變能力。
對台新而言,「這個新資訊架構的容器化平臺,不是一個專案,而是很多專案的旅程。」孫一仕用「旅程」來形容台新這一路的轉型過程,就算經過了3年,台新仍舊處於轉型的旅途,新一代資訊架構的建置仍是現在進行式,而不是完成式。
熱門新聞
2024-10-05
2024-10-04
2024-10-02
2024-10-03
2024-09-29
2024-10-01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