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1988年就加入臺灣HP的錢金麟,1995年開始正式調任中國HP。提到近幾年中國的變化,錢金麟一面讚嘆,一面又慶幸自己恭逢其盛。

目前擔任中國HP企業客戶銷售部製造行業總經理的錢金麟,負責的正是臺灣睥睨全球的製造業,在HP正式宣布以「飛雁計畫」與臺商共同前往中國的同時,錢金麟13年來的豐富經驗使他成為不二人選,在中國HP成立的「臺資企業服務中心」機制中,擔任顧客服務的任務。

早已運籌多時的「飛雁計畫」,老早就在中、臺兩地展開,如今,飛雁計畫悄然成型,錢金麟與中國HP總裁孫振耀的說法是:「時間已經到了!」錢金麟如何把他的運籌經驗化為實務?以下是我們的採訪記要:你指的「時間」是WTO嗎?WTO對中國、臺灣會有什麼衝擊?

我想不只是臺灣,中國也在鼓勵「走出去」的動作,因為不管中國成長再怎麼快,市場總有飽和的一天。整個產業的趨勢已經在變,WTO只不過是加速這個變化而已,對中國來說,衝擊最大的還是在經濟命脈。

什麼是中國的經濟命脈?就是金融、電信和政府。金融是中國宏觀調控的重要平臺,要從現在只能匯兌的方式過渡到交易人民幣,中間還有一段很長的陣痛期。而電信,這是國家安全最重要的一步,外資進來以後,衝擊絕對少不了。至於政府,我想這是WTO衝擊最大的地方,過去產業如果是球員,有了WTO這位更公開的裁判,產業難道會不高興嗎?

對臺灣來說,臺灣可以運用過去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性,focus在各項的resource上。現在中國最困擾的就是,它的研發設計能力不足,可是這些卻是臺灣的強項,因為臺灣有infrastructure、有教育,雖然與中國相比,臺灣佔有較高的優勢,不過短期內,中國還不容易趕上臺灣。既然如此,臺灣與中國之間應該如何「優勢互補」?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臺灣方面相當擔心半導體8吋廠開放以後,12吋廠也會跟著過去。老實說,現在看來有些多慮。第一是中國12吋廠的infrastructure還沒有備妥;第二是中國的8吋晶圓廠才剛起步。說真的,如果現在拿著鞭子把12吋廠趕到中國去,大概也沒有人願意過去。

現在臺灣廠商要做的,是過去不管花下大筆的鈔票、股票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更focus在既有的資源,然後做到最好,讓一些在全球附加價值比較有限、用臺灣成本cover不了的部分,把它移到中國去。在這部分,因為中國的資源比臺灣還要優良,所以在中國還能夠有毛利可以獲取。

這麼一來,大家說臺灣是美麗的寶島,它還會是美麗的寶島,只不過換了一套新的衣裳而已。20年前,誰會知道如今臺灣會是半導體王國呢?是臺灣與中國環境都在改變的狀況下,產生飛雁計畫的動機嗎?

這應該這麼看:事情要成功,會有主觀與客觀因素。從客觀角度來看,全球500大企業都已經在中國了,中國不是只有容納臺商,它還要容納全球的企業。比起其他500大企業,臺商似乎晚去了一點,但是卻可以避開過去suffer(忍受)的過程,這是形成飛雁計畫的客觀因素。

從HP主觀的角度來看,現在在中國,HP應該可以算是中國IT產業的「一軍」,而且HP在當地也設下了良好的infrastructure,我們自信兩岸HP所提供的服務絕對不會有差距,因為教育訓練時,大家還是同堂上課,臺商不應該假設中國廠家就應該做不好。「飛雁計畫」結合的,就是臺灣HP的客戶經驗,以及中國HP的在地經驗,這就是相對優勢。

過去臺商很擔心在中國的裝機問題,我舉個例子好了,像HP最頂級的伺服器機種Superdome,臺灣一年賣的數量應該還是個位數,但是中國全年賣出的60幾套已經是全亞洲第一名。別說學習能力,就是光裝機都可以裝到熟練!更何況像中國聯通,一次買Unix伺服器就是272臺?對於其他也想進入中國的外資,飛雁計畫會是HP拷貝的模式嗎?

我想這有一個前提,就是「量變引起質變」。過去因為臺商在中國的數量還少,所以case by case,中國HP還可以應付得來,像臺達就是一個例子。其實整個飛雁計畫的雛型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只是現在因為臺商去得多了,量變引起質變,所以才有飛雁計畫和臺資企業服務中心。

這時候做事就不能靠兄弟義氣了,要靠process(流程)。HP在全球有一個CAB(corporate account business)計畫,就是在全球選擇前100大,如通用汽車、福特、家樂福、三星,提供他們一個統一的制度,就是說一旦跨出當地市場,並與HP做生意,所有的帳務、服務都有一套標準。

飛雁計畫確實是有點仿傚CAB計畫,不過目標則是針對兩岸的客戶。為了兩岸的飛雁計畫,2002年1月時,臺灣HP也將前往中國,共同為兩岸企業提供一套制度化的服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