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全聯正式進軍電子支付領域推出全支付,截至今年9月為止正好約一年,全支付已有420萬電支用戶,當月代理收付金額達到35.6億元,略微落後街口的37.8億元,一年時間全支付從市場新兵,躍升為電支市場第3名,成績斐然。全支付用戶數快速成長的背後,得利於全聯的PX Pay會員,在過去一年門市人員地推策略下,鼓勵PX Pay用戶升級至全支付,這群年齡層以中高齡為主的用戶,為國內電支市場拓展中高年齡層,也讓非現金支付更為普及。
然而,儘管成長至數百萬用戶,但相較於街口支付、一卡通擁有600萬以上電支用戶,各自擁有40萬及30萬左右的通路,全支付上線一年,雖然已有約20萬通路,仍落後街口與一卡通,對於矢志成為國內電支領頭羊的全支付,通路數仍是全支付搶攻電支市場的一道坎。因為,在電子支付的市場,通路就像基本功,有更多的通路可使用,方能吸引愈多人使用,而愈多的用戶,愈能吸引商家與其合作,在用戶與商家的循環下發展。
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表示,相較於其他電支同業的用戶以在都會區居多,拜全聯PX Pay會員升級之賜,全支付用戶遍布全國各地,以嘉義為例,雖然推廣當地的全聯PX Pay用戶升級電子支付,用戶在全聯的使用佔比不低,但交易金額卻沒有增加。這顯示有一群忠實的全支付用戶在那裡,但是除了全聯門市,當地缺乏商家讓用戶使用全支付,需要拓展通路來驅動循環。
「用戶就在那裡,如果我們不做(拓展特約通路),用戶就沒有地方可以使用」,游金榮堅定地說。
為此,他們從今年8、9月開始,執行一項環島地推拓店策略,他們將全臺畫分6大區域,每區域約涵蓋3個縣市,從臺北派業務團隊進駐區域,進駐時間長達近1個月時間,向當地商家推廣全支付。
以中彰投地區為例,業務團隊向當地店家推廣採用全支付,下一個月再搭配當地的行銷活動,讓當地店家對用戶消費帶來的效益有感,業務團隊再移到另一個區域拓展店家,6個區域進駐推廣,耗費半年時間。
以全臺地推方式推廣店家、推廣TWQR
游金榮表示,全支付在店家推廣以正掃的街邊店為主,10月財金公司推出跨機構共用平臺「購物」功能及TWQR,全支付也會加入該平臺,業務團隊向店家推廣TWQR,商家不再需和其他電支業者一一簽約,未來就能接收各家電支用戶付款。因此,目前環島地推策略的業務團隊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拓展新的合作商家,另一個則是向既有特約商家推廣TWQR。
全支付以全臺地推方式拓展正掃通路、向商家推廣TWQR,業務團隊進駐6個地區,長時間出差住宿、印刷、交通油費等,投入不少成本擴展合作通路。
游金榮表示,現階段全支付的策略是擴展正掃通路,雖然加入TWQR後,未來開放其他業者使用特約通路,全支付可扮演收單方角色,獲得一部分的交易手續費分潤,但從信用卡分潤比例相當低來看,加上地推方式擴展正掃通路成本,未來全支付拓展通路,不會將收單業者分潤視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由於電支跨機構共用平臺的購物功能及推動TWQR是以正掃為主,他表示,正掃適合資訊技術有限的微型店家使用,例如街邊店、市場、夜市或商圈,例如夜市受限於環境場所,除了戶外電源取得不易,夜市攤商的空間有限,不適合擺放POS機,QR Code符合攤商的環境,攤商只要搭配電支業者的店家版App,消費者掃碼付款後,店家立即收到付款完成通知。
「正掃店絕對會是臺灣行動支付普及的最後一哩」,游金榮說。
相較之下,反掃模式是由消費者出示QR Code,讓店家POS設備掃碼,多以具有IT技術能力的大型商家或是連鎖店家為主,因為需要調整POS系統,以及通路手續費如何分潤等複雜問題,因為需要時間解決克服,目前電支跨機構共用平臺購物功能及TWQR尚未支援反掃模式。
獲得更多交易資訊
通過財金的電支跨機構共用平臺,電支用戶可跨機構使用特約商店,也讓電支業者得以獲得更多交易資訊,例如其他電支用戶在全支付特約通路消費,全支付作為收單業者,基於後續跨機構帳務處理需要,每筆交易資訊包括特約商店名稱、交易金額、付款的電支業者(發卡業者),不會取得購買物品的資料。
如果全支付用戶在其他業者特約通路消費,全支付作為發卡業者,取得的交易資訊包括中文店名、交易金額、收款的電支業者,不會取得購買物品資料。
游金榮表示,任何數據都有其價值,但是透過共用平臺取得的交易資訊,如果僅從交易資訊來看,消費數據的分析價值有限,例如僅從店名來看,難以辨別商家所在的區域位置,如果想要推廣區域型的行銷活動,難以根據交易資訊作決策,例如向特定區域的商家推廣TWQR,但因為缺乏商家位置,難以推動區域性行銷活動,為此,全支付已針對此一問題和財金公司討論。
但他認為,通過跨機構共用平臺取得交易資料,儘管能採集多一些的資料,這些資料和電支原有的交易資料量體相比,採集的資料量較少,能提供的決策判斷有限。如果僅有單方數據分析,雖然有效但價值有限,還需搭配第三方數據才能發揮更多的價值。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