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結構化的資料,越是能用來支援更多樣化的數據應用形式。尤其是自由書寫形式的病歷,想要系統化地從中取出關鍵資訊,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企業得先將這類資料結構化,才方便靠程式來展開對應的任務。

對醫療業來說,病歷資料的結構化,更是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將龐大的醫療紀錄,尤其是與病人診療息息相關的病歷紀錄,轉換成能夠支援各種運用的形式,一直是醫院數位化的重要工作。這個課題,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早在2015年,他們就開始籌畫醫療資料結構化工程了。

病歷結構化第一步:導入表單編輯器

當時的病歷委員會成員之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核子醫學部主治醫師林昆儒分享,時任院長翁文能自國外交流回臺後,對國外醫院已落實病歷資料結構化這件事印象深刻,因此希望長庚醫院跟進。於是,找來病歷委員會多位成員,組成病歷結構化小組,來推動病歷結構化工作,林昆儒也負責這項工作。

不過,要將電子病歷結構化,是什麼意思?

早期衛福部推動電子病歷時,是將原本紙本的病歷電子化,改由文字框欄位,來讓醫師輸入資料。長庚醫院的電子病歷也採用這種設計,但這種作法,並非所謂的結構化,他們還得將文字框欄位改為表單式,才利於開發後續應用。

為發展結構化表單,長庚醫院病歷結構化小組先是與醫院IT討論。他們認為,要是按傳統方法,由IT根據每個臨床需求開發一支電子表單,「挑戰很大!」林昆儒解釋,因為醫院病歷單張種類多樣,高達上百張,若由IT人員一一設計,太耗費人力和時間。因此,他們與醫院高層討論,改採另一種方法,在病歷系統中導入低程式碼表單編輯器,來讓各科室自行設計表單,而非全由IT動手。

這款表單編輯器,也成了長庚醫院第一代病歷結構化的重要工具。

有了新工具後,他們訂定出病歷結構化的KPI,首先瞄準檢查報告,要透過表單工具來將必要欄位結構化,提高報告品質。這些報告原本是條列式的呈現方式,已接近結構化,因此推動門檻低,適合作為第一波優先導入的應用類別。

後來,病歷委員會進一步擴大病歷結構化應用範圍,開始委派醫院各科的種子教官,來使用這套工具,設計出符合該專科病歷審查需求的表單。

不過,林昆儒坦言,他們最初推動病歷結構化的作法還不成熟,有些臨床同仁因為這些額外的工作而反彈。尤其,將原本自由書寫的欄位改為表單式,大大影響了臨床醫師的工作習慣,更不容易說服他們買單。「這個門檻很難,但卻是推動結構化的必經過程,」他說。

病歷結構化第二步:改良上線新工具

第一次推動經驗,讓病歷結構化小組和IT團隊重新思考,推動結構化的原則和方法。他們總結,既然臨床病歷記錄不適合全用表單來記載,應改採另一種方法,要能不改變醫師使用者習慣下,又能兼顧結構化資料收集的目的。

去年11月,討論出新作法後,團隊花不到1個月的時間,開發出第二代病歷結構化工具,在今年1月上線測試,持續使用至今。「這是一個創舉!」林昆儒形容,第二代工具很特別,採取主表單和子表單的兩層式設計,其中主表單為純文字格式,可以讓醫師自由書寫,同時提供了4種方式能快速調用子表單,如快捷鍵、斜槓呼叫、點選範本等。

子表單,就是一張張輔助主表單的結構化表單,比如巴氏量表或其他單張。這些子表單與長庚醫院的醫療資訊系統(HIS)互通,可自動帶入系統已有的資料,如病人基本資訊,醫師不必從頭填寫,只需專注於空白項目即可。

這個設計的巧思,在於子表單填寫完成後,系統會生成一份子表單摘要、回饋到主表單,其它結構化資料則會傳送至資料倉儲,以便後續應用。「這個工作流程設計,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與IT同仁討論的成果,」林昆儒說。

這對第一線使用者來說,不只操作上更方便,也更容易接受結構化病歷這件事。長庚醫院病歷結構化團隊甚至用Copilot,來形容這套工具,因為它能協助醫師快速調用所需表單,且從1月上線測試至今,使用者接受度非常高,在醫院還未正式公告的情況下,就有不少院內員工開始用。

目前,這套結構化病歷工具已導入長庚醫院體系的病歷記錄入口,不論是醫師撰寫檢查報告、住院病歷、急診病歷、手術病歷,還是門診病歷等各種病歷資料,都能使用這套工具。

資料治理是結構化更重要的目標

對長庚醫院來說,病歷結構化還有更深層的意義:資料治理。

林昆儒點出,為推動結構化病歷所採用的表單,只是一個媒介,更重要的目標是實現資料治理,也就是將原本未處理過的純文字資料,轉換為高品質數據,並統一管理。

為治理這些結構化數據,長庚醫院這幾年來大量投資,來建置3大關鍵平臺,包括結構化數據平臺、資料治理平臺和資料交換平臺。

其中,結構化數據平臺專門收集臨床單位輸入的資料,比如使用結構化病歷工具輸入的資料、IoT設備數據、檢查儀器資料等,甚至今年,他們還要將AI產生的數據,也整合到這個平臺,再將所需數據回饋到第一線臨床現場,來輔助決策。林昆儒比喻,結構化數據平臺就像是資料樞紐,收集結構化資料,供使用者萃取出所需的資料、整合為臨床所需的資訊,來改善決策輔助。

而資料治理平臺,則是用來管理結構化數據,像是版本管理、資料血緣追蹤、資料維護處置等。至於資料交換平臺,目的是要讓結構化資料一次輸入、多次運用,來方便臨床多次運用相同資料。

不只如此,為徹底落實資料治理,長庚醫院高層去年決議,接下來要花3年時間整合院內各個數據中臺,來打破數據孤島,讓資料彙整工作可以更自動化,不必再仰賴IT人員撈資料。林昆儒表示,團隊打算將這些資料串接至結構化數據平臺,來實現這個目標,而今年,就是計畫起始的第一年。

下一步瞄準長照、遠距和病患參與等題目

長庚今年不只要整合數據中臺,還要發展12道數據應用課題。其中一大題是腫瘤科的資料治理,從結構化數據中找出重要資訊,來發展不同情境的精準醫療應用,減輕醫護人力負擔。另一項重要題目則是長照,要導入平板類數位工具和結構化表單,來讓心理師進行長者的心理評估,不必像過去先用紙本記錄、再謄打到電腦上。心理師完成評估後,這些記錄就可直接傳送至結構化數據資料庫,甚至還能連結HIS資料,自動帶入已有資訊,讓心理評估更便利。

還有一個重點題目是遠距醫療,目標是要將山地遠距醫療的純文字病歷資料轉為結構化,不僅方便醫師快速記錄病歷,還能為下一位遠距醫療醫師提供清楚、一致的患者資訊,不必再憑自身經驗判斷、照護患者。

另一大題目則與病患參與有關。林昆儒點出,目前坊間已有許多健康管理App,醫院不一定要發展自己的App,而是「希望海納百川,盡量與各個App簽約,來進行資料交換。」不少患者慣用App來記錄生理量測數據,若該App與長庚醫院簽署資料交換協議,當患者至長庚醫院看診,門診系統就能透過資料交換,來呈現該患者的App數據,方便醫師參考、制定治療決策。

「這個發想主要來自於診間經驗,很多病人會拿手機給醫生看,自己在App上記載詳細的血壓或血糖記錄,但醫師沒辦法直接使用。」這正是長庚醫院接下來想解決的數據痛點之一。他建議,臺灣政府單位能參考日本經驗,鼓勵醫療院所與醫資廠商交換數據,來提供民眾更好的健康照護。透過數據的交換,讓醫院更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態,更能及早干預、預防疾病的發生或惡化,還能降低醫療支出。

 相關報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