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新聞(0428~0513)

#機器學習 #物流追蹤 #快電商
Etsy利用機器學習強化商品到貨時間預測,提前保證到貨時間以提升購買意願

美國大型電商Etsy近期宣布,他們用機器學習技術強化了預測商品到貨時間的能力。預測到貨時間更精確,Etsy便可以將承諾到貨時間抓得更短,不用預留太長緩衝期。經過此次強化,他們平均減少了1天以上的承諾到貨期,且保證1周內到貨的商品數增加了2倍。Etsy執行長Josh Silverman表示,預計今年還能再縮短承諾到貨期限2天。他們期望透過承諾商品能早點到貨,來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

#自助結帳 #面部掃描 #年齡檢查
買酒不用請店員看證件,德國超商Edeka Jaegar開始於自助結帳場景導入電腦視覺技術來檢查年齡

消費者購買菸酒等有年齡限制的商品時,如果使用自助結帳機,仍必須由真人店員檢查證件,拖延結帳效率。針對此痛點,德國超商Edeka Jaegar於斯圖加特機場的門市導入AI年齡檢查機制,利用電腦視覺技術分析消費者面部特徵來判定年齡。只有當系統認定消費者未成年,或消費者自己選擇不使用AI年齡檢查機制時,才需要店員介入。Edeka強調,此系統符合GDPR等隱私相關法規,不使用面部身分辨識技術,也不會保存顧客面部影像或其他任何個資。

#無人結帳 #電腦視覺
不須門市大改造,Aldi將無人結帳技術導入既有大型超市分店

大型連鎖超市Aldi於芝加哥一間既有大型超市導入無人結帳系統,顧客只需照常購物,離店前不須掃描商品,即可利用App或前往支付櫃台利用信用卡結帳。同時,這家店仍保留傳統結帳通道。

這套結帳機制背後是無人結帳技術商Grabango的電腦視覺技術,用來追蹤商品被拿取的情況。此案例特別之處是,Aldi將無人結帳機制導入既有商店時,貨架和商品陳列方式幾乎都沒有改動。許多從頭為無人結帳專門設計店面,在商品密度、貨架密度、電纜網路纜布局等面向,都會有特別設計。舉例來說,統一超商的無人結帳門市,貨架間隔就明顯較寬。市場上無人結帳技術已經發展到不大幅門市改造貨架及陳列方式也能導入,意味著零售商更容易大規模採用這種技術。

#虛擬商店 #元宇宙
全國電子推出「元宇宙」商城,利用虛擬商店的互動式體驗導流消費者到官方電商商城

3C家電賣場全國電子與Google Cloud、3D動畫公司IN3D合作打造名為元宇宙展售店的虛擬商店。此虛擬商店可從全國電子手機App或瀏覽器網站進入,擺設了許多家電及用來展示家電功能的互動元素。例如,可以在虛擬商店中操作咖啡機、啟動打掃機器人等。消費者點擊虛擬商店內陳列物品,或者透過搜尋欄輸入商品名稱,便會被導向全國電子官方線上商城。

#生成式AI #產品開發 #數據存取 #行銷規畫

雅詩蘭黛將打造一系列應用生成式AI工具,用於行銷、產品開發等用途

美妝集團雅詩蘭黛與微軟合作打造一系列生成式AI工具,用於旗下20多個品牌的行銷和產品開發等業務。這包括一個內部用的行銷助手聊天機器人,能快速存取公司內各種產品及行政資料,加速期下品牌規畫大小行銷專案。

除此之外,他們也打造了號稱可以快速分析商品市場趨勢及產品原料使用趨勢的工具,來輔助產品研究與開發,不過並未提到具體做法。

#電腦視覺 #動線管理 #貨物損失防止
實驗成效佳,Walmart旗下Sam's Club將全面導入電腦視覺購物車檢查技術,來取代耗時的人工檢查

Walmart於今年CES宣布開始嘗試於旗下量販店Sam's Club利用電腦視覺技術來取代人工二次確認收據。經過一季的實驗,他們發現此做法大幅提升動線順暢度,顧客離店時間縮短了23%。這也使他們決定大規模採用此技術,預計今年於全美600間分店中都導入。

#RMN #電信商
電信商也要做RMN!T-mobile推出RMN服務,可投廣於自家線上線下通路及外部CTV通路

美國大型電信商T-mobile宣布推出自家RMN服務,供廣告主在自家旗下11,000間實體門市數位看板、線上App,以及外部CTV通路投放廣告。

相較於一般零售業者經營的RMN,是利用自家顧客消費數據來支援供應商投放廣告,T-mobile並沒有限定廣告主身分,也沒有提到電信業者手中顧客數據如何幫助不同品牌精準投放廣告。T-mobile作為電信業者,確實有大量實體通路可以投放廣告,不過,若廣告播放場域中無法實際購買廣告內商品,且數據無助於精準行銷,T-mobile廣告聯播網是否能複製Walmart Connect等一般零售業者RMN的成功,還有待觀察。

更多零售IT動態:

1. Amazon送貨無人機再增加一服務區,這次無人機能直接從當日到貨訂單用的小型物流中心出發

2. Walmart開始從更多分店中撤除自助結帳機,以提升服務品質

3. Walmart擴大遊戲電商實驗,開始元宇宙遊戲Roblox中販售實體商品而非只是遊戲內商品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3年5月

責任編輯:郭又華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