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電信近幾年的策略轉型中,資訊技術扮演角色愈來愈重要,不只服務內部的業務單位軟體開發需求,對外也結合本身的電信核心業務,依照客戶需求進行軟體開發,即是資訊服務,因此軟體開發專案增加。
在中華電信去年成立的AI 2.0策略委員會,其中先推動的6個AI 2.0觸媒計畫裡,其中一項就是SDLC(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開發助理,顯示在資訊人才招募不易,面對軟體開發需求的增加,該公司希望運用生成式AI,來提高軟體開發工作效率,因應軟體開發工作的增加,看好未來運用生成式AI提升整體軟體開發工作效率的發展潛力。
中華電信在AI 2.0發展策略中,他們運用生成式AI來打造SDLC開發助理,目的是減少研發人員開發文件書類的工作負荷,增加程式編寫的工作效率。中華電信表示,傳統軟體開發生命周期流程漫長,因此希望導入生成式AI來提高各個流程的工作效率。
以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前三個階段為例,通常人員訪談完使用者的需求後,需要撰寫客戶需求書、系統需求書、設計規格書,以人工撰寫這些書類內容需耗費不少時間,加上後續寫程式、測試、交付需要花費更長時間。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設法降低軟體開發流程的成本,並降低人員的壓力,他們今年導入生成式AI到軟體開發生命周期,涵蓋SDLC各個階段,希望能夠提高SDLC整個流程3成以上的效率。
以前面的三個階段,客戶需求書、系統需求書、設計規格書,他們將過去案例所累積的需求書、規格書當作知識庫,希望發展AI 2.0工具,自動生成這些書類文件。
中華電信資訊技術分公司總經理楊慧琪表示,如果以行動訂單領域為例,過去15年累積的客戶需求書、系統需求書、設計規格書,至少有171個文件,以這些文件書類作為知識庫,研究如何運用生成式AI自動產生這些文件。經過測試,第三方評價所產生的文件在內容準確性、合理性都有不錯評分表現。
如果單看客戶需求書,過去人員向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訪談結束後回到公司,需參考SRS撰寫需求書,約需要花費0.5人日的時間,也就是一人要花費半天的時間,現在利用生成式AI,根據訪談資料生成客戶需求書,大大縮短時間至1小時以內。
不只是需求書及規格書,他們也運用生成式AI生成程式碼、後續測試流程。
中華電信今年才剛開始,已在幾個領域先測試導入生成式AI,以軟體開發的需求及規格書類文件為例,中華電信表示,效率可提升約4成,至於生成程式碼,則提高工作效率約30%。
生成的程式送到測試環境,但是過去使用傳統弱點掃描,測試結果僅說明哪裡有高風險程式碼,卻沒有告知如何修改。中華電信運用過去經驗累積的知識庫,例如先前其他人測試改進的經驗知識,通過生成式AI對測試結果提供改進作法。
中華電信表示,過去測試結果雖然找出高中低風險,但是沒有提供改進方法,透過GAI結合知識庫,提供改善方法,受到研發人員的好評,改進後,可以再進行測試,讓軟體開發愈來愈好。
雖然打造SDLC助理,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各個流程運用生成式AI來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他們經過測試,確認在工作效率有所提升,甚至品質可能比以前更好,但是站在負責任的角度,不能完全信賴生成式AI,因此中華電信在推動內部AI 2.0應用上,將AI定位為輔助員工執行業務上的虛擬助理,而非直接取代人工作業方式。
不只是軟體開發,GAI也被應用在網頁製作。由於前端開發工程師人力不足,中華電信開發了網站生成助理,過去需要人力投入大量時間開發網站,利用網站生成助理提高前端工程師的開發效率。
例如設計師先設計網站圖片,經由OCR Agent掃描設計圖稿,再經過GAI轉為前端程式碼,再由Code Agent豐富化網站程式碼內容,再送入CI/CD Agent進行測試,由前端工程師與網站生成助理對話,調整程式碼進行優化。
由於前端工程師人力有限,結合GAI的網站生成助理,可以掃描網站設計圖,再經GAI轉換為程式碼,並由工程師和網站生成助理對話,加入更多JavaScript程式碼,豐富網站內容,經由後續測試、調整進一步優化。圖片來源/中華電信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