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趕上歐洲、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開始推動數位皮夾、數位身分自主管理及應用趨勢,數位部正在推動我國的數位皮夾(Digital Wallet),以作為我國數位公共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本周四數位部舉辦產業應用座談會為數位皮夾暖身,蒐集產業界意見,並展示正在測試中的數位皮夾功能雛型,讓外界一窺未來可能的應用情境。
數位部數位國際司多元宇宙科長李岳寅表示,數位皮夾預期將是未來的浪潮,因此數位部今年推動數位公共基礎建設中,數位皮夾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數位公共基礎建設之一。
數位部指出,國際上加拿大、美國、歐盟、新加坡、印度等相繼發展數位身分、數位皮夾服務,以歐盟為例,今年已通過eIDAS 2.0法規,歐盟要求所有會員國需在2026年提供免費的數位皮夾,無論是國家或廠商開發數位皮夾,目標為歐盟公民都可以獲得這項免費的公共服務。
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數位自主權
過去身分的核發以權威機關為主,機關核發身分給民眾,作為使用各項服務的基礎,目前國際上發展的數位皮夾標準,則是以人為本作為設計的目標,各種服務不再圍繞在權威機關作為中心,而是各種服務圍繞著以人為中心;身分核發管理從過去集中式,以權威機關為中心,向分散式以個人為中心的數位皮夾發展,權威機關識別個人的身分後,將個人的證件核發到個人使用的手機裡,個人使用手機裡的證件申請服務,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知道民眾使用證件做什麼事,只有授權的對象知道民眾的用途。
數位部強調數位時代以人為本的數位自主權,以個人為主,滿足安全、隱私的需求,數位部描繪數位皮夾的目標,未來民眾可在有需要時,打開手機就能使用各種證件證明其身分,獲得各種安全、便利服務。確保數位近用的權利,數位部的規畫是沒有強制民眾必需使用數位皮夾,民眾仍能使用傳統的身分證明方式。
作為數位公共基礎建設,數位皮夾如同高速公路,不會只有政府機關使用,未來也會開放民間企業採用,數位部今年8月開始推動數位皮夾計畫,目前開發數位皮夾的雛型進行測試外,也希望蒐集外界的意見,目標是在2027年以前完成一定的階段。未來不只是政府核發證件可放進數位皮夾,民間企業可將核發證件置入數位皮夾,民眾使用數位皮夾收到各種證件後,完成各種身分驗證滿足生活的需求,因此未來數位皮夾也會開放原始碼,成為公共程式之一。
儘管民眾可能不信任政府,但政府仍決定帶頭建立開源的數位皮夾App,在確保安全及隱私之下,採用國際開放標準,採用全球資訊網協會的可驗證憑證(VC)及分散式識別符(DID),來建立以人為本的身分識別、自主授權,以數位皮夾為基礎,在基礎上發展各種應用。
數位部表示,未來我國的數位皮夾開源之後,不只可將證件卡片放進數位皮夾,甚至可將數位皮夾的身分驗證機制嵌入企業既有的服務系統,例如電子支付或是與個人身分驗證關的服務。
數位皮夾採用可驗證憑證及分散式識別符,目的是建立信任三角,使用者、發行者、驗證者三者之間,讓使用者信任發行者,讓驗證者相信使用者,讓發行者與驗證者之間無法隨時連通追蹤使用足跡。因此推動數位皮夾的相關配套措施,需建立可信任的核發單位、驗證單位的信任清單,促成數位信任的產業發展,建立數位身分的多方治理。
今年初數位部在草擬數位皮夾的設計規畫,參考國外推動數位皮夾的作法,提出國內推動數位皮夾的高層次設計原則,如何兼顧確保隱私、便利性。
展示數位皮夾功能雛型
數位部也展示未來數位皮夾的功能,以剛畢業的畢業生(使用者)為例,傳統上提供紙本的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明給畢業生,未來數位皮夾推出後,學校(發行者)可透過發行端介面製作數位皮夾的卡片,再以電子郵件通知畢業生收取卡片,只要點入通知郵件內的連結,就會開啟手機上的數位皮夾App,通過身分驗證後,將畢業或學位證明卡片加入數位皮夾。
除了點進郵件內連結加入卡片,未來依情境的不同,也可以掃描方式加入新卡片,民眾就能在數位皮夾App檢視所有已加入卡片,其中畢業證明卡片可能包含學校名稱、系所、姓名及出生年月日,當民眾向企業(驗證者)求職,收到企業通知錄取郵件,郵件內可能包含QR Code,開啟數位皮夾App掃描該QR Code,就能看到該企業需要民眾提供哪些資料,例如學歷證明、語言能力證明等等,民眾可使用數位皮夾內新加入的學位證明卡片,只要提供卡片持有者的姓名給企業,證明確實獲得該學校學位,至於語言能力證明方面,通過數位皮夾內的語言能力證明卡片,民眾可以設定只提供語言能力證明卡片持有者姓名、測驗分數,提供給企業進一步驗證。
不論是學位證明或語言能力證明,民眾通過數位皮夾可選擇使用哪張卡片,授權第三方(企業或政府機關)存取哪些卡片上的資料,也就是最小身分資料揭露原則,避免曝露過多其他個人隱私資料,如此一來,可避免傳統提供身分證件或學位證書影印複本,第三方取得過多不必要的資料,負資料管理責任,以及可能被駭竊取資料的風險。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