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ud重點新聞(02/01~02/20)
#海纜安全 #無人潛艇巡視
波羅的海海底電纜切斷事件連連,歐盟啟動海底電纜安全倡議
歐盟在2月21日發布了一項聯合通告,要啟動一項海底電纜安全倡議倡議,包括了五大行動,來提高歐盟海纜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包括了預防、偵測、回應、修復和阻止。第一步要防止破壞事件,並且要提高海底電纜基礎設施的脆弱性和防禦能力。第二階段則要強化偵測能力,盡快發現甚至可以預測到可能的破壞威脅。一但發生破壞事件,受影響的歐盟成員要聯手,強化協調和應變能力。並且歐盟將發展一套可以盡快恢復通訊的能力。最後一項作法要強化對海底電纜威脅態勢的掌握,尤其要保護關鍵海上基礎設施的安全,並追究惡意破壞者的責任。
歐盟從去年底,頻頻傳出海底電纜中斷事故。去年11月,瑞典和立陶宛之間在波羅的海的兩條海底電纜疑遭中國船隻切斷。去年12月,芬蘭和愛沙尼亞間的Estlink 2海纜遭切斷,芬蘭查扣了一艘載了俄羅斯石油的貨輪。但也有歐美官員澄清是意外造成海纜事故。今年1月底,拉脫維亞和瑞典間有條海纜在水深100公尺處,遭到外部因素破壞。北約啟動了一項海底哨兵軍事行動,派出護衛艦、海上巡邏機,海軍無人機來監測海纜基礎設施安全。德國則找來以色列國防業者Elta,部署了一臺重達5噸IAI IAI的海底無人潛艇,代號Blue Wheel(藍鯨),可在水下300公尺每小時巡航8英里,捕捉高解析海底影像。
#資料中心建置 #供電量嚴重不足
美國資料中心建案去年大暴增,但現有公共電力只能供應5成資料中心用電量
美國房產集團Newmark發布美國資料中心市場報告,美國資料中心新建案的投資規模在2022年ChatGPT發布後,快速增加,尤其在2024年,資料中心新建案的投資金額創新,整年度全美高達315億美元,開發規模加起來約5千萬平方英尺(約140萬坪),相當於650座標準足球場大小,這個建置規模是2020年全美資料中心建案的5倍,但該報告也指出,現有美國公共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只能滿足現有與未來這些新建資料中心總用電量的50%。
2024年,美國超大規模AI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和維運費用,加起來約2,490億美元,包括資料中心設施、AI軟硬體設備建置、日常維運和電力費用等,其中1050億美元用於GPU和相關晶片硬體。在過去一年,科技巨頭中,微軟AI資料中心的花費(資本投資與維運費用)最多,達460億美元,Google則有330億美元,Meta約270億美元,而Amazon也有190億美元的AI資料中心支出。
#ERP資料整合 #AI訓練需求
瞄準企業ERP資料AI分析需求,SAP聯手Databricks推出業務資料分析雲
ERP龍頭軟體商SAP在2月初產品大會上,推出了一款SaaS形式的企業資料分析服務Business Data Cloud,提供企業整合所用SAP產品的資料和第三方資料,作為AI資料分析或訓練之用。SAP與AI技術廠商Databricks合作,在SAP Business Data Cloud中,開發了一個SAP Databricks元件,整合了Databricks的零複製資料串接技術Delta Sharing,提供AI、資料倉儲和資料工程與統一型錄(Unity Catalog),可安全整合外部資料源資訊以用於AI開發任務。
SAP Business Data Cloud專門鎖定SAP系統上公雲的企業用戶,可用來整合所有企業資料,從ERP、財務、供應鏈、HR、客服和營運規畫等彙整,以自動化AI分析、模擬出業務預測並產出報表。也能整合第三方工具資料治理工具Collibra、資料串流處理工具Confluent和機器學習AI自動化工具DataRobot。SAP更整合了自家生成式AI代理人Joule。利用內建的知識圖譜來串接企業資料、meta data和業務流程,供LLM決策或判斷之用。例如用戶可用它來執行複雜分析和規畫,像是風險評估、預測及進階業務模擬,減少對IT的依賴。
#AWS #EFS
Amazon EFS共用檔案系統的存取點支援規模翻十倍,可支援1萬隻AP存取
Amazon EFS是雲原生的NFS檔案系統,也是企業建立跨區域間的檔案共享系統常用個其中一項AWS服務,適合用來儲存非結構化資歷像是檔案,圖片,影音等。更支援大量EC2執行實例,透過權限控管機制來共享和存取資料,不需要預先定義儲存容量,也可以任意擴充。原本可支援的應用程式存取點只有1千個,最近AWS宣布擴充存取點支援規模到1萬個,等於可以同時支援分散在不同雲端區域的1萬隻應用系統,來存取同一個檔案系統。
#雲端儲存 #中繼資料分析
S3正式啟用中繼資料功能,不用複雜指令也能快速尋找數億物件
日前AWS正式推出了Amazon S3中繼資料功能(Metadata),當資料物件上傳儲存到S3時,會以幾乎即時的速度,來自動截取資料物件的中繼資料。可支援的中繼資料類型,包括了物件大小,來源等,也提供自訂中繼資料,可用標籤功能來註解像是交易ID、產品類型、內容等級等資訊。透過AWS分析類服務,例如QuickSight、Redshift等服務,快速查詢上億物件的中繼資料,快速找出想要的資料物件。也可用AWS的AI開發工具Bedrock用中繼資料欄位,對AI生成的影片進行註解,建立時間戳記等生成特徵。像網路監控服務商New Relic擁有高達1.3EB的S3資料物件量,改用中繼資料自動產生一些指標資訊,讓維護工程師減少了數百個開發工時,來建置這些指標的開發時間。
#雲端資安 #營運透明化
AWS發布信任中心網站,提供一站式的資安和法遵文件知識庫
AWS資安長Chris Betz在2月中發布了AWS的信任中心官網,上面整合了所有AWS的安全作業實務文件像是資料中心的安控作法,到雲端服務的安全策略等,也整合了AWS所有合規計畫文件,例如GDPR合規,也提供了雲端稽核學院的課程,另外還有AWS服務的相關資料保護控制作法文件。
不只是文件,信任中心網站還整合了AWS服務營運狀態的透明化資訊,包括了各項安全發布,服務狀態到帳號運作儀表板,也集結了AWS所有的資安事件通報管道,像是資安漏洞通報,可疑電子郵件檢舉,或是疑似濫用行為的舉發管道等。
Chris Betz指出,這個網站提供了一個查詢各項服務健康和安全事件資訊的集中式入口,也能隨時回報安全問題,或是用來評估自己所用服務的安全性。後續隨著AWS雲端服務更新,也會動態同步更新相關安全資訊到這個網站上揭露。
AWS不是唯一一家提供類似一站式安全資訊中心的公雲巨頭,微軟和Googel也早就推出了類似的安全信任中心。
#雲端辦公室 #Gemini
Google辦公室產品內建的Gemini助手,終於支援繁體中文
剛在今年1月調整一波新定價的Google辦公室服務Workspace,從2月20日開始,內建的Gemini助手終於增加支援中文、阿拉伯文、越南文等17國語言,累計支援語言達到40國。包括在Gmail、Google文件、Google雲端硬碟等應用的側邊面板中使用Gemini時,可改用慣用語言進行摘要或生成文案。
#臺美海纜 #雲端基礎架構
Meta從頭城到加州的海纜擬2027年啟用,可提供臺美跨海頻寬達76.8Tbps
今年1月底,Meta公司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申請一項臺美海底光纖電纜ORCA的登陸許可。這條海纜完全由Meta公司獨有,採開放架構可將流量賣給第三方。ORCA採用6對光纖設計,一對光纖設計傳輸容量為12.8Tbps,整套海纜的總傳輸容量為76.8Tbps。跨洲的主線海纜長度超過1萬公里,將連結臺灣頭城到美國加州兩座城市(赫莫薩海灘和加州曼徹斯特),另有兩條在加州岸端的分線共約1,500公里長,預計最快2027年第一季開始運作。Meta曾在2021年撤銷了一條串聯加州兩地到香港的美中合資海纜計畫,中途也會連接到臺灣頭城。現在新的ORCA海纜則直接改為Meta獨資,且直接從頭城連接到美國加州。
#全球最長 #可對抗漁船斷網
Meta將投資數十億美元打造全球最長海纜,橫跨五大洲比繞地球一圈還長
Meta在2月14日宣布要打造全世界最長的海地電纜計畫Waterworth,預計串連五大洲,總長度超過5萬公里,比地球圓周4萬公里,還要多1萬公里。這條海底電纜將串聯美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國,建置時間為期多年,投資規模超過數十億美元。
目標要建立三條新的海底數位通路,支援數位通訊、視訊和線上交易流量,Meta估計,完成後將可以支援全球海底洲際流量的95%。
Meta過去參與過超過20條海底電纜的合作計劃,Waterworth計畫將採用24對光纖組合的海底電纜,遠高于一般通常部署8~16對光纖的海纜。Meta也採用了首創的海底布線技術,可以部署到超過7千公尺深的深海電纜,並且在高風險的斷層區域或像是近海淺水區,採用增強型埋設技術,來避免遭到漁船船錨或其他可能的斷纜威脅。
#資料中心擴充 #Google雲
去年11座資料中心動工,今年繼續加碼,Google今年資本支出將達750億美元
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今年2月初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高達750億美元(約臺幣2.4兆元),用於雲端業務的投資,其中大宗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和網路的建設。Google加快腳步擴充全球基礎架構的規模,去年,包括美國和全球共有11座資料中心動工,也宣布了7項海底電纜建置計畫。同一場會議上,Alphabet財務長Anat Ashkenazi透露,統計到今年底的需求,遠超過我們現有的容量,所以,今年才比照去年,繼續大幅提高資本支出。不只Google,AWS和微軟近日也紛紛透露,擔心沒有足夠資料中心來滿足AI產品的需求而決定在今年加碼相關資料中心的投資。
#SRE大調查 #可觀察工具
4成企業SRE可觀察性工具不足,3成SRE愛用AI管理災情事件
網際網路效能公司Catchpoit連續七年對全球SRE進行調查,日前公布了2025年SRE年度報告,在去年8月搜集了301位SRE領域從業人員。根據調查,SRE平均一個月要處理1~5件可靠性事故。6成企業主要採用了2到5項監測工具,有8%企業則導入了超過10款可觀察性工具。只有5%企業只靠一款可觀察性工具來監測。不過,多達41%企業的可觀察工具不足,例如缺乏有效的監控矩陣,導致復原時間延遲,也難以除錯,但也有16%企業自評採用了過多的監測工具,導致雜訊過多,影響了分析和判斷。在AI工具輔助上,39%填答者認為AI對於程式碼撰寫最有幫助,另有33%填答者認為用於事件管理也頗有效果。
責任編輯:王宏仁
更多消息
- AWS老客戶Salesforce更換主要雲端供應商,改與Google雲簽訂25億美元的7年合約。
- 供應全印4成用電的印度塔塔電廠,將23套關鍵系統搬上AWS公雲,更建置兩套雲端資料湖來蒐集太陽能、風力發電、智慧電表與工業物聯網設備的龐大即時資訊。
- 小心網路釣魚工具鎖定M365和Gmail用戶,可狹持連線階段及時攔截帳密,恐能繞過多因素驗證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