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已經20歲,你認為未來PC的定位是什麼?

未來不只是PC,其他設備也必須接上網路。未來連接網路的設備會越來越多元化,像PDA、手機,甚至是只有螢幕的Mira。IBM也設計了MetaPad,尺寸只有卡片大小。但是它卻可以利用堆疊的方式,把運算資源集中,MetaPad不僅是PDA,還是一臺PC。那麼IBM不斷把PC的製造委外,是不是嗅到未來PC的新機會?那麼IBM不斷把PC的製造委外,是不是嗅到未來PC的新機會?

IBM在各個事業都相當看好委外。為什麼要委外?是為了更有效率的運作!不過IBM並不是為了委外而委外,我們還是有自己的工廠,例如中國深圳的IIPC,就是IBM在中國擁有的廠房。IBM委外的機種,大部分是桌上型電腦,但委外並不是不需要品質,IBM的品管還是很嚴。

不過,我認為委外並不是IBM看到PC的新機會。新機會反而是在設計。再加上IBM提供的服務、支援、產品,構成的客戶滿意度讓需求節節高升。或許IBM的PC使用者很久都用不上服務,但是只要需要,就能享用。所以服務、支援、產品跟設計是IBM的差異化?我可以這麼說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提到差異化,我認為在產品本身有三個部分。第一是無線傳輸,IBM把無線傳輸的模組內建在螢幕的四周,讓傳輸的能力更好。IBM後續的筆記型電腦中,都會採用內建方式,而不是外接。

第二是安全機制。我可以提供一項數據,在美國,每年有10萬部PC遭竊。PC遭竊最重大的損失並不是PC本身,而是其中的資料,這就是安全機制能發揮的空間。IBM採用硬體模組保護資料安全,好處是硬體機制不易被破解,不完整的資訊安全,就等於遺失的代名詞。

第三是PC的移植(migration)。這是指多臺電腦的轉換,IBM用統一的影像(image),包含作業系統、應用程式,提供電腦的轉換。作業平臺、應用程式對使用者來說都是成本,IBM要提供的就是solution。我想,IBM的目的是要用不同的功能,凸顯解決方案的特性。你認為這些功能足以驅動今年亞太區PC成長嗎?

我認為今年亞太區PC市場還是兩個方向,第一是換機,第二是新興市場。在換機部分,桌上型電腦將會換成筆記型電腦,這件事已經發生,而且今年會繼續下去。從日本來看,筆記型電腦在2000年首度超越桌上型電腦,而亞太區筆記型電腦比重也比其他地區還高。

在新興市場,中國、印度都是非常有潛力的。當然,更多的地區是兩個模式都在發生,IBM還是希望從總持有成本(TCO)的角度來帶動市場。中小企業對IBM來說是好的機會,不過IBM希望傳遞絕佳價值(good value)的觀念,而不是昂貴(expensive)的印象。

從市場策略來看,今年IBM會有2個方向。首先,IBM會持續投注心力在商用PC,而屬於遊戲、娛樂的家用市場,並不是IBM的重點。第二是加強ThinkPad品牌效應,把ThinkPad塑造成筆記型電腦的最佳選擇,ThinkPad並不是一般的筆記型電腦(ThinkPad is not any notebook)。Dell近來的表現不錯,他是IBM在亞太PC市場最大的敵手嗎?

Dell的成長確實不錯,但是我相信,每一家廠商對IBM來說都是壓力,不論是Dell或是合併後的HP。但是這只會讓IBM更努力的競爭與做得更好,因為不論是PC或其他市場,競爭者永遠都有機會超越你。

當然,IBM在各個地區也有鎖定的對手,像中國就是聯想、日本的NEC、Fujitsu、韓國的Samsung,而臺灣就是宏碁。他們如果不是有龐大的市場做後盾,像日本、中國、韓國,要不然就是像國際大廠的宏碁。最後,如果有人問你,我為什麼要選擇IBM,你的回答是什麼?

客戶的經驗是重要的,我希望消費者使用IBM的PC以後,就會產生忠誠度。當然,我更希望所有的領導者(leader)都可以使用ThinkPad。不過,如果有問我,我會告訴他:「please try、just try。」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