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數位相機廠商今年年初豪氣萬千訂下的出貨目標可能要下修了!關鍵零組件210萬畫素以上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嚴重缺貨,原本預期在2002年底搶下全球出貨量一半的美夢恐將成為泡影。

CCD是一種感光元件,功能類似於傳統相機的底片,透過CCD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再將影像儲存在數位元相機的記憶裝置裡。CCD主要由三家日系大廠(Sony、Matsushita與Sharp)壟斷,臺灣廠商並沒有自行生產的能力。CCD從去年開始,以每個月掉2美元的速度降價,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葉德川表示:「價格幾乎降了50%,200萬畫素CCD幾乎跟100萬畫素的CCD同價。」

按理來說,拜CCD降價之賜,廠商可以撙節不少成本,但是好景不常,210萬畫素以上CCD的供貨狀況從今年3月就開始拉警報,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依凡估計,大概有50%左右的缺口,之前各數位相機廠商都有一些CCD的存貨,一直到第二季才暴露出CCD短缺的程度。她表示:「和去年第二季相比,今年第二季的出貨量萎縮了20%。」

目前數位相機廠商在訂單上不虞匱乏,但關鍵零組件缺料難為無米之炊,無法估計出貨目標,董事長湯建業嘆道:「不是我們不願估計出貨量,這得看CCD什麼時候到!」根據日本CCD供應商的說法,可能要到今年9月,甚至第四季以後供貨才會回穩。

至於另一種感光元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是否可以替代CCD呢?礙於感光品質,目前CMOS多半只能應用於130萬畫素以下的低階數位相機,210萬畫素的CMOS要到第三季以後才會有下落,而且還有良率問題,從量產到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

陳依凡表示,由於CCD供應量短缺,使得數位相機製造廠議價空間縮小。臺灣的數位相機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三到四成,今年第一季以前,因為臺灣廠商訂單規模較大,議價能力相對也提高,華晶科技總經理夏汝文於今年年初時就曾表示:「我們拿到的CCD價錢甚至比日本廠商他們拿到的價錢還低!」

但今年CCD缺貨嚴重,CCD供應商旗下也有生產數位相機,當然優先供應自己或其他日系大廠,臺灣廠商能夠分到的部分更少,壓縮議價空間,恐怕會影響廠商毛利。不過,有些廠商接獲的是國際大廠(例如惠普)的高階數位相機訂單,由國際大廠客戶直接對日訂購CCD,比較不會被缺料波及。

CCD缺貨讓數位相機廠商人仰馬翻,但富士數位相機卻可能從中獲益。陳依凡表示,富士有別於其他數位相機廠商外購CCD的作法,自行研發super CCD供富士中高階數位相機應用,把CCD做八角狀的蜂巢狀排列,有效增進數位元影像的平衡和品質。因為CCD不假外求,富士數位相機的產量不會受CCD短缺所制,可望成為這波缺料中的最大贏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