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IT IS計畫統計,今年上半年為止,筆記型電腦海外生產比重為35%,其中的30%在中國,而桌上型電腦海外生產比重為89.4%,中國就有55.3%。不論是為了中國的廉價勞工,或是貼近市場便於出貨,中國的PC銷售將成為繼手機後的另一頁傳奇。

精英電腦副董事長許明仁表示:「PC誕生到2002年這21年間,全球PC出貨共累積到100億臺。到2008年,PC還會再出貨100億臺,主力正是第三世界。」而中國,更可能在今年與日本角逐全球第二大PC市場。

光看中國,2003年預估出貨1413.8萬臺PC,比2002年增加245.8萬臺。許明仁認為低價風暴會持續延燒,PC平均價格降到1200美元以下,而筆記型電腦比重繼續增加,並且會有更多的DeskNote、LCD PC陸續出爐。

根據市調機構IDC統計,2001年中國桌上型電腦市場,佔PC的94.2%,其中有70%以上的桌上型電腦價格低於1000美元。由此可知,中國每年銷售40萬臺以上PC的一級戰區,「低價」仍是競爭的不二法門。

MIC分析師勵秀玲呼籲,PC高度成長的情況不再,而且走向微利化,市場態勢將加速原廠釋出代工訂單。過去以代工見長的臺商,如果想在微利化PC時代獲利,就得從過去的製造、設計,進而加強供應鏈管理。

如果未來6年全球PC即將再增加100億臺,那麼,低價爆發力已經從中國開始。抓住這波爆發力,臺商也會跟著一飛沖天。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