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國科會成立「電信國家型計畫」,執行5年來,第一階段已協助臺灣通訊產業由低階產品成功轉向高階產品製造,整體通訊產值也從1998年的896.9億元,提升至2001年的1776.7億元,而自明年起將邁向第二階段,目標是促使臺灣電信產業結構再次轉型,成為繼半導體、PC製造之後的第三大資訊電子產業,整個計畫預計2008年完成,粗估經費需221.51億元。


國科會副主委黃文雄表示,臺灣去年通訊產值近1800億元,於全球排名第13,,而電信國家型計畫至2008年的第二期任務,將是推動通訊產業成為臺灣繼光電、半導體之後的明星產業,並朝全球第一的目標邁進,而從目前業界投入的程度來看,有機會達成目標,以竹科為例,進駐園區的廠商以無線及網際網路領域居多,9月即將成立的中部科學園區,也將通訊列為三大發展主軸之一。

而在第一期的計畫中,已完成協助臺灣通訊產品製造從Cordless phone、數據機、乙太網路卡等低階產品走向行動電話、區域網路交換器(LAN Switch)、ADSL、Cable Modem等高階產品。其中行動電話、區域網路產品、數據機及ADSL、WLAN名列前五大產品,於去年的1776.7億元產值中,共佔53.6%的比例。

電信國家型計畫主持人鄧啟福進一步分析,臺灣整體通訊產值以無線網路產品成長速度最快,由1998年的99.5億元,大幅增加至2001年的653.8億元,成長幅度高達6.5倍,其中WLAN的產值121億元,穩居世界第一,而估計今年無線通訊產品的產值還能再成長56%。

在有線網路產品部份,產值從1998年的797.4億元,成長至2001年的1122.9億元,鄧啟福指出,在有線寬頻網路領域,臺灣已有數十家廠商投入,而臺灣寬頻上網服務也隨著國產品的普遍應用而風行,並成為全球寬頻上網人口稠密度最高的第二大國。

今年粗估臺灣通訊設備產值為2272億元,鄧啟福說,以每年年成長率20%速度來看,未來通訊網路產業有機會成為臺灣繼半導體及PC產業之後的第三大資訊電子業。

而根據電信國家型從明年開始第二期發展目標,無線網路及有線網路品估計至2005年、2006年可分別達到3000億元產值。在產業結構上,規劃至2005年時能朝整合型的產品如CPE、WLL、高速WLAN及GE Access、MTU、VPN等方向發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