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討論多時的硬碟傳輸規格Serial ATA,終於逐漸有實際的產品推出。在今年第2季以後,首先看見許多支援Serial ATA規格的主機板問世,而包含希捷(Seagate)及Maxtor在內的多家硬碟業者,也紛紛表示可望在年底前量產Serial ATA規格的硬碟。Serial ATA控制晶片業者Silicon Image應用工程師龐常玉指出:「Serial ATA將逐步取代現在的Ultra ATA/100、Ultra ATA/133等規格。除此之外,也將會進一步壓縮SCSI硬碟在PC端的市場。」

一般認為,規格的轉移不可能一蹴可幾,應該會分階段逐步轉移。目前包含主機板業方面,以及硬碟業者本身都是透過間接的方式來達到支援Serial ATA的目的。 以主機板來說,目前是透過內建Serial ATA控制晶片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硬碟傳輸速度的功能。除此之外,如果使用的是舊款的主機板,而又希望能有Serial ATA功能,則可以透過加裝Serial ATA介面卡的方式達到目的。

硬碟業者正在準備當中的產品,雖然均號稱支援Serial ATA,不過在產品設計上以在舊有的硬碟當中加裝一個橋接晶片的方式,達到支援Serial ATA的目的,據聞各公司在推出第二代產品的時候,才會採用全新的Serial ATA架構設計。 基於對高傳輸速度的需求,過去有許多高階用戶會採用SCSI硬碟來取代傳輸速度較低的IDE硬碟。許多人認為這樣的情況將在Serial ATA硬碟問世以後有所轉變。

由於Serial ATA未來頻寬擴充發展空間很大,目前已陸續問世的產品是傳輸速度150MB/s的Serial ATA 1.0。然而已經可以確定的是,發展到Serial ATA II時傳輸速度將可以到達600MB/s。而且Serial ATA硬碟問世以後,也將持續降價,到達可以為主流大眾接受的水準。因此,SCSI硬碟在PC端應用的生存空間,預料將因這種種因素而被進一步壓縮。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