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Telematics」泛指所有車用IA產品,結合汽車通訊與資訊技術,主要有兩個環節:汽車定位系統與資訊傳送接收。Telematics牽涉到的參與者相當多,除了硬體(PDA、GPS導航系統等)和軟體(作業系統、地圖軟體等)以外,還包括內容提供者(新聞、氣象、交通資訊等)、無線架構業者(行動通訊業者、數位廣播等)。

2002年Telematics市場規模約為10億美元,大部分來自硬體(9.76億美元)。目前採用Telematics的成本仍高(每套約在750到2000美元之間),相關技術也尚未成熟,2003年以後才會有所突破。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強表示,汽車大廠漸漸將Telematics視為車輛基本配備,各國政府也都開始立法支持,加上關鍵技術如衛星通訊與智慧汽車科技日趨成熟,發展的利多逐漸浮現。他預估:「明年Telematics的成長率將從今年的10%大幅成長到111.9%,預估2006年市場規模可達119.34億美元。」

美國、西歐與日本是Telematics三大主要發展區域。日本汽車導航系統數量居三大區域之冠,超過600萬套,歐洲居次(200萬套),美國殿後(100萬套)。不過,美國卻是Telematics服務訂閱量最高的地方,一共有250萬臺汽車訂閱Telematics服務,歐洲與日本卻不到5萬臺汽車使用Telematics服務。

李強解釋,美國是英語定於一尊,但歐洲卻包含許多語系,語文障礙使得訂閱率奇低。而日本則是因為其他通訊技術已經發展到極為成熟的境界,影響車主訂閱意願。 臺灣汽車產業比較偏向代理或組裝,罕有從研發、設計、生產到行銷一手包辦的完整體系,但汽車業仍對Telematics市場興趣濃厚。2002年四大車廠國瑞、福特六和、裕隆與中華汽車宣布,2005年將陸續投入389億元研發經費,使臺灣成為新車設計中心。

李強補充,臺灣擁有結構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待規格統一以後,在代工市場應有不少揮灑空間。他建議,短期內應先從通訊模組與PDA等利基型產品切入,中長期再投入GPS模組或其他整合型Telematics產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