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仕(SAS)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喬豫松、副總經理馬繼曾今年中旬正式上任。由於賽仕前任總經理年初離職,公司也在市場沉潛了一段時間,如今兩位新官上任將力推商業智慧、資料倉儲和資料採礦等應用,重新站在起跑點上,鎖定金融、電信、政府、製造、流通業等市場,和合作夥伴提供客製化顧問服務。
經濟不景氣,講求業績的外商公司總經理來來去去,過去如此,今年尤甚,公司收起來了,有機會就換到另外一家公司。不過像喬豫松和馬繼曾原來是同事,分道揚鑣後又再成為夥伴的際遇不多見。
喬豫松曾任CommerceOne臺灣總經理,馬繼曾前一個職位是WebMethod臺灣總經理,他們更早之前在SAP臺灣更有同事之誼。「相處或是做起事情來會比較有默契,兩個人在個性和處事態度也不太相同,具有互補作用。」他們相當看好現階段商業智慧市場商機,加上其他原因,於是加入了賽仕。
馬繼曾說:「一方面是產業未來趨勢,像思愛普(SAP)、仁科(PeopleSoft)等也開發BI模組﹔賽仕是世界級領導品牌,再者是對管理團隊有信心。」賽仕提供的解決方案屬於附加價值高的資訊,需要嚴謹的工作團隊和專業的顧問人員,才能完成一個案子。喬豫松強調:「幫企業設計商業智慧要非常謹慎,難度比其他企業應用軟體還要高。」
賽仕是以統計分析軟體起家,目前臺灣有70多所學校採用賽仕的統計軟體教學或研究用,和SPSS 同樣列為校園統計軟體市場兩大宗派。 企業端牽涉到統計分析的範圍相當廣,但企業必須累積足夠的資訊量,透過資料倉儲收集,經過採礦跑出來的數據才有意義。喬豫松說:「要讓每天的營運更精緻,企業要有好的整合和分析資訊作為參考。」
喬豫松用「修身齊家」來比喻企業資訊系統進化過程。「企業電腦化只是修身,導入ERP是齊家,串連上下游廠商的SCM是治國,但是要說e-Business是平天下,可能還太早。」他認為這些系統得到的訊息都過於繁雜,無法從這些資料得到對公司有益的資訊。「照後鏡只能看到後方來車,企業需要的是更寬廣的視野和遠景。」
賽仕的產品從幾萬元到幾千萬元都有,校園用的統計軟體是屬於幾萬元之類的。市面上幾乎所有的ERP廠商,無論是本土或外商,都說自己有BI,組合國際、微軟、聚碩代理的Brio都是商業智慧應用軟體,賽仕要如何在其中找到定位?
「以軟體規模和功能來看,目前鎖定大型企業客戶,過小的企業資料量不大,不需要用到資料倉儲或採礦技術,我們不和其他廠商搶中小企業市場。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這些大型企業,都屬於『early adopter』。」
馬繼曾進一步表示,對金融或電信等大眾服務業來說,客戶流失是影響營收的最大因素,通常要花好幾倍的成本才能彌補。「事先豫防重於事後彌補。資料精準正確的資料庫才會有精準的商業智慧,否則就會『garbage in,garbage out』。」
有別於企業應用軟體廠商的結盟生態,賽仕臺灣採取各個擊破方式尋找合作夥伴,也就是除了固定的全球五大顧問公司外,還會按照客戶產業特性,邀請具有相關專長的廠商加入,目前仍在尋覓中。喬豫松強調:「多數IT廠商都會列出許多代表性客戶增加說服力,我們則採取Proof of Concept,到客戶那兒請他把數據都拿出來,直接拿軟體做給他們看。」
臺灣商業智慧市場正值草創時期,廠商勢必要投入較多的「教育經費」刺激需求。新官上任是否能發揮企業軟體市場累積的多年經驗,擦亮商業智慧市場招牌,就要看他們是否能找到適合的盟友、殺出重圍了。
賽仕小檔案:
賽仕(SAS)成立於1976年,1989年設立臺灣分公司,至今約有250個客戶,包括上海商銀、中國信託商銀、中華電信、臺積電、華邦電子等企業用戶。智慧架構解決方案旗下有三大產品線,分別是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ing)、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工具、分析型智慧(Analytical Intelligence)工具。
員工人數從20人增至26人,多數是技術人員,未來將繼續招募懂電信產業的顧問人員。今年業績預估比去年成長約20%,明年向50%的成長率邁進,合作夥伴尚未確定。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