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網通設備都在走下坡,你認為關鍵因素何在?
我認為電信自由化是網通從雲端掉落的「罪魁禍首」,以前設備商都很支持電信自由化,我們是軍火供應商,越多人打仗越好。一堆NLO(New License Operator)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前兩三年,天天有人捧著鈔票要來買我們的光纖,到處都在鋪光網。在全盛時期,和一張百元美鈔長度等長的光纜,差不多就值100美元,1999年Nortel幾乎囊括了九成的光纖設備的市場。
但NLO擴張太快的結果,反而使電信產業一蹶不振。以法國電信為例,投資T-Mobile半年卻虧了120億美元,香港的PCCW股價也掉了90%,電信廠商從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變成股價只有幾毛錢(美元)的「可樂股」。電信產業夢碎,首當其衝的就是投資龐大的光纖廠商。3G執照吸金過度,全球經濟景氣又陷入黑暗期,也是電信業殞落的原因之一。買主都垮臺了,設備要賣給誰呢?中國地區的光通訊狀況又是如何?
光纜之前拉太多,現在根本是氾濫,不太可能有多少新商機。中國的光通訊比北美慢兩年左右,因此光纖建設在大陸還算有市場,去年開始大量建置骨幹網,北電網絡囊括了絕大部分,粗估我們去年大概做了190億美元的光纖骨幹生意,不過今年布建成長速度也已經開始趨緩,預估今年來自大陸光纖通訊的營收大概會減到120~130億美元之間。但基本上,光纖在大陸還算有伸展空間,南北電信分家以後,應能創造更多誘因。至於其他區域,光通訊的市場已經萎縮得很厲害。難道網通產業沒有任何可以期待的地方了嗎?
光通訊跟固網的確不大好,但無線領域仍持續成長。特別是一些開發中國家,通訊需求相當急迫,即使在美國,也還是有成長。電信或設備廠商若不能在無線通訊佔一席之地,可能就有危險了。
至於VoIP,因為可以節省通話費或支援數據,未來可能大有可為,但目前礙於成本過高,加上服務品質(QoS)還是不如傳統語音,短期內可能還是不夠成熟,而且目前大概只有新進公司會想用VoIP,對於那些比較老的公司,它的交換機設備成本早就攤提完了,又何必另外花錢添購設備,使成本和折舊變高?你認為3G成功機率如何?
有些人認為3G可能是一個泡沫,但我卻覺得3G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政府都收了執照費,總不能眼睜睜看它泡沫化吧?對電信業者來說,已經砸下這麼多錢,不做就是浪費。而且3G手機也陸續推出,促使電信服務業者加快腳步。從設備面來看,就語音部分來說,3G的設備並不比2G設備貴,甚至還比較便宜一些。我認為到了2003年第三季或第四季,3G就會開始升溫。北電網絡在3G上有何優勢?
3G設備的技術基礎有兩個:一是CDMA,另一個是IP。擁有CDMA技術的廠商原本有北電網絡、朗訊、摩托羅拉三家廠商,但摩托羅拉已經出局,而朗訊又沒有UMTS,所以它也在3G設備中出局。至於亞洲,在韓國政府蓄意培植下,三星也在CDMA技術上頗有小成。在IP技術上,當年思科與Bay Networks是平起平坐的,後來我們併購Bay Networks,也獲得了IP技術,為了保證互通性,我們也跟許多手機廠商或晶片商合作。
我們同時擁有CDMA2000和UMTS技術,可以兩邊通吃。這兩年各家電信設備公司成長率平均掉了20%~30%,而我們拜3G設備之賜,在3G的市佔率反而成長了20%。目前我們已經簽了15張3G設備的合約,多數來自歐美地區,歐洲約佔三分之二,亞洲地區則是臺灣打頭陣。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