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做五代廠的業者,將被淘汰!」這幾乎是目前TFT-LCD業界的共識,因此也幾乎所有面板業者都有第五代TFT-LCD廠的相關規畫,只不過基於資金及技術上的準備程度不一,五代廠籌設、量產的時間點也不盡相同。目前韓國業者腳步最快,三星及LG飛利浦都已經開始生產。至於臺灣的情況,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IEK)顯示器產業研究部研究經理陳茂成的觀察,「臺灣未來至少會有五條第五代生產線開出。」陳茂成說。

臺灣目前五家面板業者當中,就目前各公司公開揭露的消息,除了宣稱將投入4.5代廠之外,其餘包含友達、奇美、廣輝等都正在籌備五代廠。其中,友達設備已經進駐,將在明年4月量產。奇美在南科的廠也籌設完成,也將在明年第4季出貨。所謂的四代廠、五代廠等說法,除了是表現更先進一代的生產線之外,最大的特色是每一代生產線所產出的面板都比前一代面積要大,就跟晶圓要從6吋、8吋發展到12吋的道理一樣,目的都是希望所切割出來的單片產品的成本能夠降低。

有業界人士指出:「2003年是面板業者決戰的關鍵年,因為韓國業者如三星的五代廠產能將滿載,加上LG飛利浦的產能穩定開出以後,預料將造成產業生態的衝擊,特別是臺灣業者,到時恐怕將被韓國業者的價格優勢,壓縮生存空間。」關於這點,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並不這麼悲觀,他指出:「新技術都有學習曲線。因此韓國廠商先投入五代廠,花很多功夫在嘗試錯誤。

而根據我們與設備業者的討論,先投入者不一定最有利,反而是後來跟進的,可以縮短摸索過程。」何昭陽甚至也不認為,該公司的五代線明年第4季量產的時機會太晚。不過,一些研究機構還是對臺灣業者明年的處境提出警訊。所羅門美邦(SSB)證券在一份臺灣TFT-LCD產業的研究報告中便指出:「我們預估,2003年所有臺灣的TFT-LCD面板業者,都會虧損。」

積極籌設五代線,仍難逃競爭壓力,但若不設則更沒有存活機會。猶有甚者,在五代廠的生產都還沒順利之際,日韓業者卻又紛紛喊出六代廠、七代廠的籌建計畫,更讓人覺得這真是場無窮無盡投資競賽,以及價格攻防戰。難怪有業界人士會感慨:TFT-LCD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前途光明,但是真正身在其中才會了解,其實有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