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Tablet PC的發表會於11月14日舉行,2000多人次的活動規模堪稱亞洲之冠。微軟這款言必稱要取代手提電腦的產品,全球21家硬體合作夥伴中,臺灣就拿下13家,自有品牌和代工設計兩頭並進,產品熱度當然更勝其他地區,根據IDC的預估,臺灣的市場潛力也不可小覷。

Tablet PC原型機的創始人、微軟技術研發部副總裁Dick Brass來臺參與造勢活動,在現場操作摺疊式的Tablet PC手寫和無線通訊使用功能。會後Brass在記者會中提到手寫電腦概念的發展過程。「10年前我們就有類似的概念,不過,當時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不夠成熟,並未帶動風潮。」10年後手寫電腦捲土重來,Brass對核心技術的成熟度相當有信心。

根據外電報導,微軟第一波將投入7000萬美元的行銷費用,向手提電腦使用者介紹這款花了4億美元打造的產品。IDC、Gartner等市場調查公司對Tablet PC未來的預測都不甚樂觀,Gartner甚至說明年銷售量頂多10萬臺,只佔手提電腦的1%,而比爾蓋茲本身也持保留態度,並認為第一年銷售量可能只有50萬臺。

對於外界「叫好不叫座」的的質疑,Brass強調:「現在它還只是一個小孩!每個新產品或技術的市場一開始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需要有更強大的驅動力,才能突破瓶頸並快速普及。我對未來的市場銷售相當樂觀,產品的核心技術已經成熟,而且環境已經比視窗作業系統剛推出時還要好。這是一個長遠的夢想。」

Brass認為,過去的投資在5?10年後就能看到成績,產品量產後價格下降,就能加速市場普及。「手寫辨識技術準確度雖然不能到100%,但我想已經有95%的辨識率。」臺灣微軟總經理邱麗孟說,目前訂單比預期多,硬體廠商已經有缺貨現象。「5年內一定會取代多數手提電腦。」

對於戴爾、IBM等大廠仍未加入生產銷售行列,Brass先丟出了戴爾未來有可能加入的回答:「這和每個廠商對新產品的評估過程有關。」言下之意,戴爾屬於深思熟慮型,IBM則持一朝被蛇咬的觀望態度。

目前Brass正投入電子出版平臺的設計研發。曾經做過記者的Brass向在場記者推薦Tablet PC,並展示存在電腦中的電子雜誌。Tablet PC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給學生當電子書包、知識工作者或商務人士隨身攜帶的電子筆記本、攜帶有環保概念的電子雜誌,這些都是可行的方案,只是一切都是價格和需求的問題。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