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網路認證公司(TaiCA)目前為銀行公會推選為臺灣最高金融的Root CA,主要負責發放國內金融單位的數位憑證,未來也將透過臺網的Root CA與世界接軌。由於目前各金融機構在網路上使用的憑證就多達5、6種,不只是各金融機構彼此間的憑證無法互通,有時連同一個單位的憑證也有溝通的問題,造成管理與使用上的不方便。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總經理陳鴻榮表示:「臺網過去配合財政部的憑證發放,所以有多種不同憑證的情況,但是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包袱,反而是一種『歷史的經驗』,讓臺網成為最有系統整合能力的公司。」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協理黃泰元表示,目前舊有系統仍會繼續運作,但是已逐步朝向與新系統間整合。至於整合的成效部分,他則持比較保守的態度,由於金融單位的後端系統都非常龐大複雜,並不可能立即整合完成, 但是明年應該會逐漸有成果出現。

推動臺灣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是否遭遇什麼困難?陳鴻榮認為,臺灣目前對於推動PKI的基礎建設並沒有整體規畫,也沒有專門的主管機關帶領,所以只能以「東一塊、西一塊」來形容。他認為政府在PKI產業部分應該要積極監控,並不能純粹以市場經濟自由運作,否則會有更多弊端出現。

不過,陳鴻榮仍然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臺灣的電子商務市場。他說:「不管是即將開標的內政部自然人憑證,或是跨系統整合互通的Bridge CA的建立,都可感受到明年臺灣的PKI基礎建設將會越來越明朗。」

臺灣網路認證公司明年的重點計畫,便是積極在金融Root CA中參與臺灣PKI的基礎建設、為各地方政府機構建置憑證、參與Bridge CA的建置、各部會系統整合的協助。 陳鴻榮更以經濟學中的「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效益遞增」來預期,2003年在網路下單部分的應用將會比較明顯的成長曲線。

他還建議,明年4月電子簽章法施行一周年時應該要召開檢討大會,並使更多公眾的關懷投注在臺灣PKI的基礎建設之上。 他說:「如果要使PKI整體規模經濟起飛,必須增加應用面,機會才會不斷的產生出來。」

至於是否會結合與各SI(系統整合廠商)間的合作,黃泰元則表示,由於PKI或認證技術牽涉專業技術門檻較高的部分,因此在選擇SI時將會審慎考量,目前一切仍在評估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