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易立信的T68i及Nokia 7650問世以後,手機便宣告從黑白(單色)走入彩色時代。有人說,這就像是當年電視從黑白轉成彩色一樣,將慢慢演變成一個全面性的世代轉移。而這樣的趨勢,除了是手機的換機市場未來幾年主要的成長動力之外,也帶動了彩色面板龐大的商機。CSTN雖便宜,但TFT更有潛力?

根據統計,2001年全球的手機中只有15%是彩色面板,但所創造出來的產值卻超過50%。面對如此高附加價值的市場,全球的面板業者無不躍躍欲試。其中日本LCD面板業者,就已經把經營重心從PC轉入這類小尺寸面板市場。日本調查機構Nikkei Market Access更預測,2003年手機用面板市場規模可望能超越筆記型電腦,成為LCD最大的應用市場。

不像電腦螢幕確定將以TFT-LCD為主,目前用來做手機面板的技術有許多種,主要包括CSTN-LCD、TFT-LCD(包含LTPS-TFT及A-TFT)乃至於OLED等等。未來哪一種技術將成為手機顯示的主流,一般認為還有待觀察。不過以目前的普及率來看,從傳統灰階的STN演變過來的CSTN以及TFT暫居上風,OLED則來勢洶洶。

從成本看來,CSTN價格較低廉。目前CSTN模組約20美元左右,雖然還比單色STN模組的4~5美元要貴上許多,卻也比TFT模組的40美元便宜一倍。而OLED由於目前全球產量仍低,價格則比TFT又更高一倍以上。從性能上來說,有手機業者認為TFT-LCD是目前技術最成熟,也最有機會成為主流的技術。

因為未來手機將需要大量瀏覽網頁或圖片,與CSTN相較,TFT的回應速度快是一大優勢。而且預料最晚到2004年,手機用的TFT-LCD模組價格將可以降到與CSTN非常接近的水準。OLED來勢洶洶

不過OLED的潛力也很雄厚,從產品特性來說,由於OLED本身就是發光體,不需背光,可省去背光元件的成本,而且回應速度比TFT更快,因此也頗受期待,目前市場上也已經有多款手機採用OLED螢幕。

臺灣生產OLED面板的錸寶行銷業務處協理張金燕指出:「跟LCD螢幕比起來,OLED不管在亮度、視角、回應時間、體積等各方面都更具優勢。下一個目標是往cost down邁進。」

目前OLED的佔有率雖仍微不足道,但張金燕強調,明年OLED全球出貨量將達到2400萬片。有研究機構預估,今年彩色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0.8億支,明年則會成長一倍,如果以這樣的規模來估計,那麼OLED明年將可望在彩色面板市場佔到15%的比重。

不過也有許多人不那麼看好OLED,瀚宇彩晶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界雄便半開玩笑地指出:「年紀大一點的人,可能可以用OLED手機吧!否則以現在一般年輕人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來看,很快就沒電了!」他點出目前OLED作為手機螢幕,仍然有待改善的缺陷。他並強調:「OLED可以拿到一部分市場,但不太可能取代TFT-LCD。」

在手機從黑白走向彩色螢幕的潮流裡,為許多業者帶來機會,相對的也為產業帶來衝擊。在彩色面板的供應商當中,仍以日、韓業者領先,目前毛利較高的小尺寸TFT-LCD便是由日韓業者主導。臺灣在CSTN尚能佔有一席之地,如勝華、碧悠等業者今年在中國市場有不錯的斬獲。而友達等面板業者,則積極提高小尺寸TFT-LCD面板的比重。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