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月的系列展覽活動,於11月30日正式開跑。這是資訊業界的年度大事,業者每年透過年底這場展覽的機會出清存貨,或者趁機讓新產品公開亮相。許多業者短短幾天的展覽活動所創造的業績,甚至是平常好幾個月的量。

但是經濟如此不景氣,是否會影響今年消費人潮以及的買氣?主辦單位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強調:「今年許多國際大展如北美的Comdex等,情況都不是很理想,不過今年6月臺北的Computex,參展家數及觀展人潮卻仍然有成長,因此我們對這次資訊月的活動也持樂觀的看法。」主辦單位估計,今年全省的觀展人潮將達到200萬人。而臺北的展出也將達到70萬人,比去年的66.8萬人更踴躍。去年推廣wireless概念,今年展出實際產品

每年資訊月的活動都有不同主題,今年打出的是「邁向行動化社會」口號,從字面上看起來,似乎跟去年的強調無線網路有點類似。關於這點,負責主題展區規畫的主辦單位人員表示:「去年強調wireless,主要是概念推廣的成分較重,希望告訴大家什麼是無線通訊,以及無線通訊的便利性,不過當時可以展出的實體產品並不多。經過了一年,環境更成熟了,各種具有無線功能的PDA、筆記型電腦等裝置,乃至於無線網路設備都已經大量問世。因此,生活行動化的概念已經可以落實。」

為了讓觀展的民眾體驗行動化社會,主辦單位特別規畫了「行動生活體驗館」,在這個展館中,又創造出「都市風華」、「無線辦公室」及「摩登家庭」等三個主題區。展區內分別布置成城市街道、辦公室及居家的環境,其中設有無線傳輸的環境,讓參觀者體驗無線網路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所帶來的便利,以及未來數位生活的新面貌。各家廠商紛紛祭出最先進的資訊裝置

展場環境所需要的各項設備及裝置,都由廠商支援。其中,像是HP的iPAQ Pocket PC、無線點餐系統等。在咖啡店隨時上網的展示中,則可以看到華碩配備無線功能的筆記型電腦。國眾電腦也提供了PDA、Web Pad及Tablet PC等產品,讓民眾體驗透過這些裝置上網的效果。

此外,展場中的居家空間裡,則有建達國際提供的「多機一體」的新一代家電,透過這套系統,民眾不但可以上網、觀看VCD、DVD、電視節目、玩遊戲、聽收音機,還有5.1聲道的音響效果。民眾可自己試著創造「數位內容」

主題館中另外有政府e化的專區。根據國外一項政府e化成果評比,臺灣去年獲得全球第二名,今年則登上第一名。在今年資訊月的展場上,民眾只要到主題館,也可以看到電子化政府的相關成果展示。

資訊月活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瑞復則強調,由於政府在「兩兆雙星」計畫中,十分強調推動數位內容產業,為了響應這個政策,這次資訊展特別在世貿二館的展區中,開闢了一個「數位內容娛樂城」的專區。在這個專區中,展示了一個電腦遊戲,從原始企畫、故事腳本、影像動畫到配樂等各個環節,此外,現場也透過一些免費的教學活動,讓民眾可以透過參與,來體驗「創造數位內容」的感受。

除了這些由主辦單位策畫的各種主題活動專區之外,資訊展的重頭戲當然就是由資訊業者組成的展區。為了民眾觀展的方便,展場共規畫出形象區、硬體區、軟體區、網路應用服務區以及資訊文化區等不同主題專區。

在形象區當中,參展的廠商包含英特爾、超微、微軟、惠普、IBM、華碩、宏碁、大宇、巨匠等國內外軟硬體大廠,以及聯強、捷元等通路商,在這個區域中,主要可以看到包括Tablet PC在內的各項最新穎的產品,甚至也可以在現場試玩剛在臺灣問世的Xbox。增設三個特展,進一步擴散資訊新知

過去資訊月一向是由政府單位主辦,去年開始轉由民間機構接手,這是臺北市電腦公會第二次主辦資訊月活動。黃崇仁強調:「資訊月展覽活動對臺灣資訊業界非常重要,臺北市電腦公會的會員承接這個活動,也等於是幫助公會會員拓展業務,推動整個資訊產業的發展。」

今年的資訊月活動跟往年一樣從臺北起跑,11月30日至12月8日共9天,於臺北世貿中心一館及二館同時展出,接著臺中展將於12月18日開始,臺南則於12月28日展開,高雄的展出則於明年1月8日舉行。其中,臺北展共有330家廠商參展,臺中200家,臺南及高雄則分別為100多家及250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北、中、南、高四個地點之外,包含新竹、南投及花蓮等三地也加入這項活動,也將於明年二月分起陸續舉辦資訊月的特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