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1月的觀望與醞釀,臺灣資訊界盛事將在11月30日展開,原廠除了可以整理一年來的貨品,也可趁此觀察未來1年的商機走勢。稱得上是資訊月主角的電腦系統產品,今年仍將由筆記型電腦擔綱,桌上型電腦陪襯,而DeskNote、Tablet PC也將是今年展場中的目光焦點。
根據MIC(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統計,今年臺灣筆記型電腦約佔整體PC的36%。但根據業者自行估算,為期9天的資訊展可望帶動筆記型電腦銷售,與桌上型電腦的銷售比重呈現6比4局面,甚至可能7比3。
目前臺灣筆記型電腦仍以本土品牌的華碩、宏碁領軍,惠普與IBM緊跟在後。外商品牌在經過一波國民機、青年機的殺價競爭後,資訊月展場內將為了拉出業績長紅而展開第二波的降價行動。惠普與IBM平常不僅在媒體、活動上較勁,資訊月還可能因此上演一齣「地盤保衛戰」。
業內人士初估9天下來的筆記型電腦銷售,華碩、宏碁、惠普與IBM將主導展場走勢,平均銷量在5000~6000臺之間。其他二線筆記型電腦加總約10000臺左右,9天下來共可賣出30000臺筆記型電腦。
除此之外,11月14日才剛推出的Tablet PC,也將成為促銷的重點。除了宏碁、惠普與美商優派,日系的Fujitsu、Toshiba可望在展場先行展出熱身,2003年第一季再陸續登臺。雖然原廠預期不會在資訊月期間獲得大量Tablet PC訂單,卻都認為是教育市場、深植品牌的機會。
為了刺激銷售,包括Toshiba、惠普、IBM…已經先行調降售價,降幅從3000~10000元不等,原廠為此都殺紅了眼。不僅如此,明基、精英、揚迪…等新進或二線筆記型電腦廠商也積極跟進,盼藉此擴大市佔率。
過去筆記型電腦因為單價高,利潤也相對較好。但經過前一波降價後,筆記型電腦的利潤趨近桌上型電腦,不少通路商也反應:為了搶市佔率而推出低價筆記型電腦,對原廠而言究竟是不是長遠之計?預估9天的資訊月中,5萬元以下的低價機種將成為主要競爭「殺」場,格外血腥。
另外,雖然桌上型電腦的成長不如筆記型電腦,但低價機種仍是品牌桌上型電腦對抗組裝機種的不二法門。今年仍然有多家桌上型電腦供應商祭出高效低價的機種,包括惠普、宏碁、聯強、捷元…等都相當積極。
不管資訊月是血腥的價格戰或市佔率搶奪戰,最終得利的還是消費者。根據廠商間彼此估計,臺灣前四大筆記型電腦供應商經過北、中、南多場資訊月活動後,至少將為各家帶來10000臺以上的筆記型電腦銷售。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