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亞太地區半導體需求未來成長性高過全球,美國知名電子零組件通路商艾睿電子,也準備進一步加強該公司在亞太地區的業務。為此,除了在中國增設多處業務據點之外,也將臺灣地區的經營模式翻新。艾睿電子亞太區高級業務副總裁陳大偉語帶企圖心地表示:「明年艾睿在亞太區的成長必須高於市場成長值!」

以「電子零組件中的家樂福」自居的艾睿電子,是美國一家將近70年歷史的老店,旗下代理的產品包含處理器、DRAM及各種被動元件,共有超過600個產品線。該公司多年來透過併購的手法,進入全球各個重要市場,以臺灣市場為例,該公司在7年前(1995年)併購了星強及雙盟兩家電子零組件代理商,取得兩家公司握有的超微、安捷倫、美光、磨托羅拉、飛利浦……等30多個品牌產品的臺灣區代理權。

今年艾睿為提升績效,大力整頓了臺灣區的業務,首先將星強及雙盟合併,「正名」為艾睿電子,希望在臺灣豎起老店招牌,增加號召力。艾睿亞太區業務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辜其秋表示:「臺灣的電子通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坦白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努力,這次業務的整合,花了許多時間和金錢,明年整個業界大約可有25%,但是艾睿希望臺灣業務能夠至少成長30%!」

誠如辜其秋所言,臺灣半導體通路商廝殺非常激烈,本土業者不論規模或者拼價格,都不輸給合併後的艾睿電子,該公司要如何達成30%成長率的目標?辜其秋表示:「這是個很『耗錢』的行業,艾睿有母公司的資源,是最大的優勢。」他解釋,這個行業之所以「耗錢」是因為通路商夾在原廠與系統業者中間,在供應與需求兩端的拿捏相當不容易,而且兩邊都希望把貨堆在通路商這頭,因此庫存管理不當,或者資金不夠充裕的通路業者容易吃不消。

星強與雙盟過去單打獨鬥,現在合而為一,加上母公司的全球運籌,「A客戶不要的貨可以轉給B客戶,C客戶不足的量,可從要給D客戶的貨中挪取。這是全球客戶量沒有那麼大的本地業者無法做到的。」辜其秋說。除了加強業務整合以及全球運籌的能力之外,艾睿也將調整亞太區代理業務的產品線,陳大偉透露:「明年將逐漸退出處理器及DRAM業務,加強被動元件的比重。」最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的毛利太低,而且市場價格波動大,風險高。相對來說,被動元件市場較穩定,毛利也豐厚。

艾睿亞太區的業務今年預計將與去年相當,這樣的成績並不算好,因為許多通路業者今年的業績都有從谷底回升的進展,陳大偉表示:「如果扣除處理器及DRAM,艾睿今年的業績也是成長的。」言下之意,主要是這兩項產品拖累了亞太區業務。因此,該公司預計明年逐漸棄守處理器、DRAM等產品之後,將被動元件的比重,從現在的10%提高到15%。

中國和臺灣兩個市場是艾睿亞太區主要的營收來源,其中,中國便佔了亞太區業務的40%,臺灣也有25%的比重。為了加強亞太區的業務,除了整頓臺灣的業務單位之外,目前已有10個業務據點的中國,明年也將增拓2個據點,整個亞太區的FAE(應用技術工程師)數量將再增加40%。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