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極少分開談論NAS(網路附加儲存)與SAN(儲存區域網路)的EMC,日前也加入微軟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陣營,推出NAS產品。不過,EMC只在入門級NAS參與微軟計畫,至於大中華區表現不俗的中階儲存產品Celerra NS600與高階儲存機種,則是緊握在手上。

不少硬體廠商採用微軟WSS2003(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EMC也位列其中。參與微軟的計畫,主因是為了向下打進中小企業儲存市場。

許多硬體廠商一面推動WSS2003,一面也採用Linux平臺,認為Linux專心做一件事,可有較好的效能。EMC的看法如何?EMC大中華區企業網路儲存營業經理王家淦表示:「所以EMC中、高階產品才會採用自己的DART作業系統,只有入門級的NetWin 2000才使用WSS2003。」

展望2004年,EMC認為入門級的NetWin 2000可在大中華區有不錯的表現,不過,銷售量雖多,銷售額卻不見得能和中階機種相提並論。王家淦保守預估,2004年EMC在大中華區的NAS成長,至少有20%。

許多業者都認為,NAS是本土廠商的產業。因為本土廠商可把NAS價格壓到很低,因此許多國際儲存廠商,都把NAS結合閘道器,以NAS Gateway型式出貨。目前包括IBM、EMC與HDS三家高階儲存廠商,都朝NAS Gateway的方向前進,並且宣稱可以無痛苦升級到SAN環境。

因此,EMC不認為自己是自打嘴巴,從過去只談網路儲存到現在分別談NAS與SAN。事實上,NAS Gateway仍是網路儲存中的一環,只不過因為產品較新,以及加入WSS2003行列,焦點比較集中在NAS罷了。

除此之外,為了與其他競爭對手產生區隔化,EMC的NAS出貨時就已包含軟體解決方案,而非單純的硬體設備。王家淦表示:「2004年,ILM(資料生命周期管理)將會是重大的趨勢,所有儲存產品將依循ILM發展。」

相較於今年6月就開始支援iSCSI的微軟,EMC顯得比較保守,認為市場尚未成熟前,EMC不會率先宣布採用。今年11月19日,微軟號召思科、英特爾、Network Appliance……等11家大廠加入其iSCSI陣營時,EMC、惠普與IBM三家重量級的儲存大廠,就不在合作的名單之內。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