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CIO人才必須具有許多特質,包括超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優異的技術整合及選擇能力;資訊策略規劃及資訊系統規劃的能力要好,能夠配合公司既定的營運發展策略;一定要非常了解網際網路及其應用趨勢;必須非常了解公司的業務流程。

今天(12/28)在一場「2000年CIO高峰論壇」中,9位來自各大企業的CIO(資訊長,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談到了CIO這個工作與職務的種種,以及CIO這種人才必須具備哪些特質。

資策會執行長果芸於引言中舉某家位於高雄的成衣廠,因為運用資訊科技改善營運流程、使公司轉虧為盈的例子,點出資訊長能夠帶動企業流程再造、重獲能量的重要性。

針對這個例子,潤泰紡織副總經理薛承周表示,該公司六年前即開始尋找一個適合的資訊解決方案,不過由於紡織業這樣的傳統產業要引入ERP企業資源規劃,其實比電子業要來得更困難,因此可說是到現在都還在努力中。不過他相信,只要適當地利用資訊系統改善生產流程,一定會有改善盈收狀況的效益。

昇陽電腦總經理李大經則是以CEO的身份與會,他認為不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高科技產業,未來在EC方面的應用機會是相同的,都一樣需要CIO制度的建立;但重點是在於CIO人才的發掘、培養與任用。他認為一位稱職的CIO,所建立的資訊基礎架構需與企業的經營策略互相整合。

企業內的資訊部門,過去總是被視為「花錢的部門」(cost center),未來CIO制度卻可能與CEO(執行長)平起平坐;如何由花錢、「沒有生產力」的印象,轉變為利潤中心(profit center)甚至「價值中心」,是每一位CIO對自己工作的期許。

中國信託資訊總處處長張汝恬表示,傳統的資訊技術主管通常對經營面、管理面都缺乏了解;但新時代中的CIO則需要具備「對業務充滿好奇」以及「對企業生存策略有認知能力」這兩大要素。當然,企業主也必須對CIO充分授與權力。她認為在資訊科技人才的教育及養成過程中,學校就應加強對這些人在管理方面的訓練。

花旗銀行電子資訊處暨網路資訊處副總裁扈端華則表示,一個好的CIO人才必須具有許多特質,包括超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優異的技術整合及選擇能力;資訊策略規劃及資訊系統規劃的能力要好,能夠配合公司既定的營運發展策略;一定要非常了解網際網路及其應用趨勢;必須非常了解公司的業務流程;能夠擔任CEO的科技與策略顧問、提供決策工具,成為企業策略的支柱(enabler)。

主計處電算中心副主任劉勝東是與會唯一的一位政府機構CIO,他指出,政府機構制度較僵硬,可能永遠不會出現「資訊長」這種職稱,但是在其位的人要把自己看得比職稱更高,才能有宏觀視野、看見企業未來的發展藍圖,進而依企業營運的需要,建構起IT的基礎架構。劉勝東並指出,進入決策層次的,才夠格叫做CIO;CIO最重要的特質是對市場要敏感,嗅得出下一波的趨勢是什麼。因此他認為在業務單位待過、又具有IT背景的人,應該是最適於擔任CIO的人選。

陽明海運資訊部經理曹德溪則分享該公司將IT部門視為「成本/服務及利潤中心三者之整合」,事實上是一個「價值中心」的積極態度。宏電集團資訊總監龍偉業也表示,資訊本來就是有價值的,業務單位必須認清,「資訊」是會創造出價值、客戶及機會,業務單位與資訊單位間才能合力更同創造公司的利潤。

而會中唯一的一位女性CIO,中國信託資訊處長張汝恬也提醒大家, CIO的重要任務當然利用科技進行企業再造,訓練主管們不再憑「感覺」、而是憑「資訊」來做決策;不過因為企業流程再造牽扯到企業整個文化及所有的人,因此CIO心中還是必須懷有一份「感情」來面對及主導這改革的過程,畢竟科技不能淹沒人性。

「2000年CIO高峰論壇」是由資策會資訊與電腦雜誌社主辦,非凡衛星電視台、工商時報及高科技產業資訊長協進會聯合協辦。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