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調查機構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全球與臺灣第1季面板統計,臺灣的表現不僅高於原先預期,同時也超出全球的成長。DisplaySearch指出,第1季全球10吋以上LCD面板產值比前一季成長14%,規模達92億美元。臺灣首季10吋以上LCD面板成長25.5%,規模達1095.5億元。

根據工研院IEK統計,臺灣第1季面板總產值為1286.8億元,其中LCD面板規模達1268.6億元,佔去整體面板產值的98.7%。其他如電漿面板佔去10.6億元,OLED佔去7.6億元,兩者的規模明顯不及LCD面板。

臺灣首季表現明顯高於全球。IEK指出,臺灣首季10吋以上LCD面板產值較2003年第4季成長25.5%,高於全球的14%。若與2003年同期相比,臺灣10吋以上LCD面板產值增加130.2%,全球則成長116%。

IEK也對臺灣全年顯示產業產值做出預估,預計今年平面顯示面板產值可達5291.4億元,較2003年的3154.36億元成長68.2%。而今年顯示關鍵零組件產值可達1979.18億元,比2003年1054.44億元成長6.5%。

IEK指出,第1季LCD面板三大應用,分別為LCD顯示器、筆記型電腦與手機,第四為LCD電視,預計LCD電視在第2季會取手機而代之。到今年底,LCD顯示器對LCD面板的需求,還會佔據50%以上。

DisplaySearch則指出,第1季大尺寸LCD面板報價為287美元,較原先預估的價格多出1美元,原因是需求升溫以及供貨不及導致價格拉高。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第1季大尺寸LCD供貨量為3210萬片,比2003年第4季成長7%,也比原先預估的量多出180萬片。IEK則預測,臺灣大尺寸LCD面板出貨因為受到玻璃基板缺貨限制,第2季成長率成長率僅6%,第3季受惠於五代廠產能開出,成長率可望達到8.6%。

隨著LCD面板廠商持續擴產,產量與價格的變化更是關注的焦點。IEK預測,第3季時,17吋LCD面板價格可望有3~5%的鬆動。市調機構IDC也預估,2005年第1季,14.1與15吋面板價格將降到每吋10美元。

IDC認為,到2005年第4季,15吋LCD面板成本約140美元,17吋LCD面板會降到160美元。同樣受惠於LCD面板擴產效應,2005年底,32吋LCD電視的面板價格,會從現在的800美元以上降到536美元。

IEK也認為,到今年第4季,30吋LCD面板的價格應該要降到800美元以下,才算是合理的價位。根據預估,第3季第五代產能持續開出以後,預計30吋LCD面板價格每季可有15~20%的價格調降。不過,到2005年第2季以前,20~27吋的LCD電視,仍會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同時,IEK也下修今年全球LCD電視的供貨數,由原先的1000萬臺下修到900萬臺。除了玻璃基板的供貨吃緊,需求未大量增加也是主因。

另一個最常拿來與LCD電視相提並論的是電漿電視。臺灣第1季電漿面板因受到美國Gateway退貨影響,導致臺灣第1季電漿面板比去年第4季萎縮11.4%。但是比起2003年同期,已經有361.3%的超水準成長。

IEK表示,第2季臺灣電漿面板還處於預熱期,因此預估第2季電漿面板的產值僅有11.6億元,只比第1季成長9.7%。第3季等華映大陸廠電漿面板產能開出後,預計可達18.2億元的水準,比第2季成長56.8%。

據IEK預測,第2季臺灣平面顯示面板產值可達1376億元,比第1季成長6.9%,成長趨勢的能見度可延續到第3季。隨著臺灣面板的布局完整以及擴產效應持續發酵,有助臺灣站穩面板第一大供應地的位置。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