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9年時,臺灣就已經有SI(系統整合)商喊出轉型的口號,但時至今日,成功轉型者少,多數還在騎虎難下的階段。大型SI有明確的轉型方向,但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型SI,轉型之路還有很多兩難的狀況。

根據市調機構IDC統計,亞太區SI在2002年已經歷過一波整併,跨國性SI重新調整策略,將重心放在本業上。印度的SI則積極進軍中國,至於臺灣的SI除了前進中國,另外也兼顧與本地企業的關係。亞太區SI是IT服務事業中,僅次於IT委外的一項,到2007年都有不少機會。

IDC也指出,現在亞太區SI的規模小,經過模組化切割後,導入的時程較短,當然利潤也微薄,因此,企業改造、轉型是維持競爭力的方法。加值只是口號? 

「加值」幾乎是SI轉型時的目標。由於IT產品毛利漸稀,透過「加值」的方式,可以讓SI的利潤大為增加,藉此抵擋IT產品毛利下滑的速度。

軟體研發是SI進行轉型時,多數的選擇。不過,經過幾年的沉澱,SI雖然號稱投入軟體研發,但是實際掌握自有解決方案的廠商少之又少。原本希望提升利潤的美意,反而變成SI事業的負擔,「加值」也成了口號。

例如2001年向「易化」服務轉型的國眾,就集合大眾集團的多位兄弟,包括超網路、龍眾、眾電、眾茂、岱昇、坤眾與力歐等,共同提供垂直產業的IT服務。預計到2005年時,易化服務營收要佔去總營收的一半。

不過,國眾發現,企業對於需求時常更動,只要一更動,完工的時間就要延後,利潤相對要被稀釋掉,要做好易化服務,並不如當初想像簡單。軟體研發的吸引力  

SI與ISV(獨立軟體開發商)的不同,在於SI整合軟、硬體與服務,提供應用方案。ISV則是銷售自有軟體產品,對硬體設備則採取建議方式。

依照過去SI導入解決方案的經驗,軟體方案以應用為主,但是如果搭配硬體,銷售金額會再進一步擴大,表面上看來是好事。但是,SI如果無法負荷硬體龐大的金額,資金流立即要出現問題。在長遠發展可能不利公司的情況下,多數的SI把心力轉向軟體研發,成為雙管齊下模式。

在多數SI都投入軟體研發的情況下,也就浮現僧多粥少的結果。大體來說,硬體銷售的利潤已經降到個位數,但是銷售軟體、應用方案,雖然利潤不像IBM所說的「僅次於白粉」,但至少還能維持兩位數的利潤。小眾市場仍有優勢  

許多分析師認為,SI在同業競爭、外部傳言及內部惰性的交相作用下,忽略自身的競爭優勢,而沉迷於另起爐灶的迷思。事實上,許多數據都表明,分眾、細分的市場仍有機會可尋,如金融業系統整合就是一例。

根據IDC統計,亞太區系統整合的商機,每年複合成長率達14%,會從2002年的44億美元,成長到2007年的86億美元,僅次於IT委外。

這證明SI事業仍有利可圖,轉型不一定要跳脫本業之外,專注在核心本業,做好「專業定位」,或許比急於轉型更加重要。在維持利潤、與原廠保持良好關係,及顧客滿意度的前提下,SI也需要「宏觀調控」一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