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以往的傳統,IBM將最新的Power5處理器運用在i-Series伺服器中,並且將伺服器改為i5,作業系統稱為i5/OS,並且支援Windows、Linux與AIX。運行35年的AS/400伺服器,在2004年5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強國?亞特蘭提斯?

AS/400架構是Frank Soltis在1970年提出的架構,至今已經35年。早在上個世紀末,AS/400就已經傳出即將停產的消息,但Frank Soltis的回答總是讓人更摸不著頭緒。Frank Soltis說:「預言AS/400的未來並不容易,決定因素不再是技術本身的大幅超越,決定權很可能會是IBM自己。」

那麼,iNation會是伺服器領域中的強國?或是沉入競爭大海的亞特蘭提斯?很明顯地,i5已經超越許多現行的伺服器架構,而且持續往前走。

Frank Soltis認為,未來理想中的伺服器國度,至少需要具備四個面向。第一是任何應用程式可以在任何一部伺服器上運作,第二是所有的應用程式可以在一部伺服器上運作,第三是所有應用程式的介面看起來都一樣,第四是企業需要的應用程式,能夠跟任何原廠取得,然後開始使用。

發展至此,伺服器產業的關鍵才會落到應用程式,而不是處理器、作業系統的分野。i等於Integration

2000年10月,IBM將旗下伺服器產品統一到eServer品牌時,AS/400被畫分到i-Series。之所以稱為i-Series,指的就是Integration(整合)。

事實上,i-Series伺服器也展現了整合的實力。i5除了可以運行Linux、i5/OS及AIX,還可相容x86伺服器的Windows與Linux等平臺。換句話說,i5在伺服器整合(Server Consolidation)議題上,具有優勢地位。

IBM亞太區i系列總經理葉成輝表示,全球採購40萬套的AS/400中,有17%在亞太區。2003年新購的2500套i-Series伺服器,有20%在亞太區。而被企業使用在伺服器整合的i-Series,就超過20000套以上。

相同的工作量下,i520比前一代i820降低30%的運算成本,記憶體價格降低60~80%,儲存價格降低20~30%,價格/效能比提高40%。 5月推出i5後,7月在亞太區的接受度甚至超越IBM當時預估的3倍。如何在i5與p5間選擇?

使用Power5的i-Series改名i5,同樣使用Power5的p-Series也改稱為p5,除了部分的I/O架構有所不同外,其他硬體架構幾乎一樣。企業如何在i5與p5伺服器之間做選擇?葉成輝與Frank Soltis的答案很有趣。

葉成輝認為,過去i-Series與p-Series的使用者本身,就有極大的相異度。i-Series的使用者,需要的是整合度高的伺服器,而且使用的企業相當固定。但是p-Series的使用者卻不一樣,除了觀察Unix作業系統的發展,這些企業多半喜歡自行購買應用軟體,或者在Unix上再開發。

例如i5就整合了IBM WebSphere、DB2,以及SAP等ISV的軟體在內。 所以,雖然i5與p5都同樣使用Power5處理器,但是卻有不同的性格。i5強調整合與互通,AIX、Linux、Windows、i5/OS可以在i5上同時運行。但是p5卻不同,要求的是系統如何有效、快速地支援新的應用。

Frank Soltis認為,兩者的處理器、硬體架構雖然相近,但訴求不同,他相信企業有能力辨別i5或p5。拿i5伺服器來說,是要求不容出錯的穩定度,而且與企業永續經營相關。但對p5來說,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事。脫胎換骨的i5

6月11日,採用Power5處理器的i5伺服器上市,包括i520與i570兩款。i520是2顆處理器機種,而i570是4顆處理器的伺服器。預計第3季時,IBM還會再推出中階的i550,採用4顆Power5,至於原本4顆處理器的i570,將升級到16顆處理器,往後甚至有64顆處理器的機種。

IBM全球i-Series產品經理Ian Jarman表示,現在企業最需要的並不是IT環境,而是整合以後的系統可以運作,i5伺服器的定位就是在這裡。

除此之外,i5也強調虛擬化引擎的重要性。虛擬化引擎打破伺服器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線,讓伺服器的運作更有彈性。不過,雖然現在虛擬化引擎技術已經可以在AIX 5.2版上運作,但IBM到了AIX 5.3版推出時,會有更完整的分割功能。另外,1顆Power5還可以分割成10個區域。

除了硬體、技術出現大躍進,i5加上IXS介面後,更可以與IBM旗下的x-Series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說,i5可以與IBM的PC伺服器相容。

另外,IBM還準備讓i5價格接近一般PC伺服器。諸多利基讓i5前景大放光明。套句Frank Soltis的話:「現在誰還會說i5伺服器即將消失?」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