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代工或人力派遣的服務模式已經在臺灣出現,無論是臺灣廠商接國外的單,還是引入印度開發人才,或本土業者派駐人員在客戶端等情形,逐漸出現在大型開發專案中。日前資策會也引進數十名印度軟體開發人才,協助進行嵌入式軟體和IC設計軟體等研發工作,接下來也會引進俄羅斯、愛爾蘭或越南等國際研發人力加入。
印度軟體協會會長Karnik日前公開表示,到2020年,美國工作人力預估會短缺1700萬人,日本約短缺 900萬人,中國大陸也將短缺1900萬人,屆時印度卻有4700萬的工作人力可供這些國家的需求。
印度低成本的人力逐漸取代當地人的就業機會,美國已經有人提出立法規範保障本地人工作權益的想法,然而,美國本土人力成本仍逐年提高,企業不得不將非核心業務委外,以降低整體營運成本。而在軟體開發部分,更是印度的強項,甲骨文、微軟、IBM也紛紛在印度設產品服務中心或軟體開發據點。
資策會電子商務所副所長楊仁達,其實委外開發的單位成本並不低,且需要彈性化的軟體程序,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經營軟體代工多年,已經自成體系。「高服務品質來自嚴謹的流程,臺灣在這方面非常缺乏,而受到國際認定的CMMI也剛起步,且對政府信心不足,業者投資導入的意願低。」
從資訊國力指標來看臺灣的資訊應用程度,在資訊硬體建設如寬頻、PC、e化基礎建設或行動電話普及率相當高,但根據FIND的調查,臺灣在這三年整體營運流程e化和電子商務應用程度並沒有提升。
另外,在資訊應用供給能力的部分,楊仁達指出,從經濟部推動的供應鏈計畫來看,提供平臺的幾乎都是外商,本土業者負責導入,收取微薄的導入費用,其他產品授權費都納入外商口袋中;根本原因在於,國內軟體業者規模小,且無產業上下游關係,也缺乏產業龍頭,整體產業效益發揮力量有限。資策會計畫明年成立資訊應用研究中心。
從臺灣的軟體生態和規模來看,很難和印度或大陸等競爭,楊仁達認為,那些軟體代工國家並非都以人力眾多取勝,如俄羅斯在複雜的航太系統有深厚的專業,就會是海外企業尋求協助的對象。「臺灣如果要接國外的委外訂單,培養特殊領域、別人無法取代的專業,才有可能立足在競爭激烈的軟體委外市場。」
財星一千大企業陸續在中國大陸設點,印度軟體服務集團如Wipro或TATA等也紛紛進駐,中國大陸軟體瓶頸在企業規模、信賴程度和流程管理能力,雖然已經在努力追趕,但要克服這些問題,尚須一段時間追趕。
有業者認為,其實印度軟體和顧問集團的主要人力都集中在歐美市場,分配到臺灣企業端的人素質並非最好,人力單位成本也不低,且因為文化差異大,溝通規格或需求會有差距,有些工作態度不佳,這些都是潛在問題,事先不見得能預防或挑選。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