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站上起跑線上的CE(消費性電子)產品,就成了廠商眼中的搖錢樹,紛紛推出旗下的CE產品。經過2004年測試市場水溫後,CE產品可望在2005年開上快車道,加速衝刺,但務必要提防失速、失控。

根據EIU(經濟學人)、GI(全球透視)等媒體的經濟觀察家分析,雖然200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降到5%以下,但是未來幾年全球經濟的緩步成長,對CE產品的貢獻不無小補,可望刺激消費者汰緩或採購CE設備。

就目前的觀察,北美市場仍是全球第一大CE市場,著重的特性在於兼顧工作與娛樂。但是反觀歐洲市場,卻是與網路、通訊相關的CE產品賣相較佳,日本則偏好娛樂性CE產品,韓國則要求必須具備網路功能。雖然CE版圖的擴張迅速,但這場賽事一旦控制不佳,很可能就要失速。2005 CES先指出方向

出發總要有方向,在CE快車道上,2005年即將在美國Las Vegas舉行的CES展,就為CE產品的發展指出新方向。參展廠商的設計,幾乎圍繞在手持式裝置,包括數位影像、MP3播放器、USB設備、攜帶式電源、電子健身、VoIP產品、無線網路手持裝置與RFID(無線射頻辨識)。

CES大會指出,CE產品除了數位化,連網功能是必備的條件之一。根據IDC統計,2008年時全球連網的家庭會達到1.11億戶,比起2003年的3700萬戶有數倍的成長。風險與獲利一線之隔

2003年才為市場投下震撼彈的Motorola,日前宣布與唯冠的合作告吹,原本雙方要持續到2006年底的商標協議,提前在今年10月解除合約。

Motorola與唯冠的合作主要在電視機領域,但是Motorola自從1974年將旗下電視部門賣給Panasonic以後,30年來沒有推出過電視產品。如今在CE產品當道的市況下,Motorola不得不重新進入數位電視機市場。

為此,唯冠還投資6000萬美元在深圳籌建工廠,生產數位電視機與LCD顯示器,而武漢工廠則負責生產DVD,當時Motorola還豪氣地說,2006年Motorola的CE營收要達150億美元。

事與願違的不只Motorola,2003年下半年開始轉往CE產品的Gateway,同樣在轉進CE市場以後,繞了一大圈又再回到原本熟悉的PC本業上。

不過,Gateway的回頭,不全是受到市場因素的干擾,在與eMachines合併以後,多數高層由eMachines原班人馬接掌,也讓Gateway在CE市場的進展不順。現在的Gateway,僅存有極少數熱門的CE產品線。

不過,市場似乎沒有從Motorola、Gateway學到教訓,仍有許多後進者。CE產品的速度之爭

目前CE產品的生命周期平均為6~9個月,比起PC動輒以年計算的生命周期,CE產品有不一樣的經營策略。各家廠商認為,CE產品的經濟規模不是問題,但重要的是,必須找對產品。

根據IDC預測,DVD播放器、錄影機晶片發展,到2008年以前的複合成長率為6%,數位機頂盒(STB)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4%,預計到2008年時,規模可達76億美元。而數位電視機晶片的複合成長,也有20%。

另外,已經打進家庭市場一段時間的遊戲機,預計到2008年仍為持續增加,而當紅的數位相機,半導體相關的年複合成長率也可達5.2%,預計到2008年時,數位相機相關的半導體商機,可以達到32億美元。

面對高速的發展,想要進軍CE市場的廠商,更要穩穩地握住方向盤。不但要跟上CE產品的成長速度、生命周期,還要防止車速過快。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