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型電腦的成長,全球有目共睹,而臺灣筆記型電腦代工廠更可望自這一波的成長再攀高鋒。不過,近年來筆記型電腦受到消費市場帶動,展現強勁的成長幅度,但是,在商用市場,筆記型電腦的成長態勢如何?

為了更了解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間的消長,英特爾在今年1月發布一項統計,將PC使用者大體分為三類,分別是桌上型電腦使用者、辦公室筆記型電腦使用者與筆記型電腦行動使用者,三者各有不同需求。

定義上,辦公室筆記型電腦有80%的時間使用筆記型電腦來做簡報、辦公,但是,筆記型電腦行動使用者則是花20%的時間在做簡報、辦公。更新時間點不一樣

英特爾也發現,桌上型電腦的使用需求,與辦公室筆記型電腦使用者相當接近,在汰換的時間點,以3年為臨界點。但是,如果是時常在外的行動工作者,對於筆記型電腦的汰換需求縮短為2年,生命周期不同。

由於辦公室使用者對於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需求相近,因此,筆記型電腦若要產生大幅取代桌上型電腦的情形,首當其衝的,就是辦公室的使用族群。在辦公室環境中,筆記型電腦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

為英特爾進行調查的Wipro調查公司認為,辦公室使用的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硬體架構更接近,加上行動化的能力,可以帶來更多的效益。

企業第1年每部桌上型電腦耗費的支援成本約152.79美元,辦公室用的筆記型電腦則是364.71美元,行動工作者的筆記型電腦要耗費510美元。

可是,一旦超過2年,行動工作者的筆記型電腦支援成本攀升到1040美元,辦公室用的筆記型電腦為699.73美元,桌上型電腦則是270.12美元。在英特爾看來,辦公室使用的PC應該3年一換,而行動工作者的筆記型電腦應該2年一換,以避免企業耗費更多成本。硬體與支援成本的差異

不論何種使用類型,第1年的硬體成本都佔去大宗,其中以桌上型電腦最為明顯,硬體成本在第1年佔去83.9%之多,隨後硬體成本逐年下降。

行動工作者使用的筆記型電腦,第1年硬體成本佔的比重在三種類型中最低,僅77.5%,但是,這一類的產品在第2年開始,硬體與支援成本立刻拉近到1比1,隨後支援成本即高過硬體成本,此時就要開始汰換。

但是,桌上型電腦與辦公室使用的筆記型電腦,硬體與支援成本呈現1比1局面的時間在第3年,因此產品汰換周期與行動工作者有所不同。

如果以行動成本估算,三者又會有不同的局面。桌上型電腦行動力最不足,每次移動的成本達152美元。

辦公室使用筆記型電腦的員工,變更位置的成本僅93美元。但是,如果是時常在外行動的工作者,每次移動的成本只要34美元。由此可知,企業應該依據需求,配備不同的電腦,才能在成本與行動力間取得平衡。Sonoma效應待評估

英特爾推出Sonoma後,價格與Centrino報價相去不遠,目的在於降低兩者的過渡門檻。根據英特爾的規畫,年底前Sonoma就要完全取代前一代的Centrino,不過,市場接受度究竟如何?景氣會是最大的變數。

儘管戴爾、宏碁都希望在今年第1季時,就把Sonoma筆記型電腦推上主流位置,但是,現階段通路上仍有Centrino機種的存貨,必須有效去化以後,才能讓Sonoma機種登場。否則,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消費者不至於選擇前一代的Centrino。

日前宏碁推出Sonoma筆記型電腦時,就打出39900元,目的在逼迫手上仍有Centrino機種的廠商讓出市場。

惠普對Sonoma的態度較為保守,預計要到第3季以後,Sonoma機種才會取得比較明顯的市場位置。至於剛被聯想併購的IBM,由於眼前變數仍多,因此對於Sonoma筆記型電腦的規畫更保守,先搞定合併再說。

另外,經濟因素也是廠商關心的焦點。由於筆記型電腦汰換期約2~3年,而2005年雖然筆記型電腦景氣看好,但2006年隨即將進入低潮期,Sonoma的氣夠不夠長,也成為廠商布局的重大影響因素。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